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评书相声鉴赏与实践”欢乐结课

     
    方桌、醒木、长袍、快板,单口、对口、评书小段,你方演罢我登场,欢声笑语乐不停……这不是小剧场的专场演出,而是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评书相声鉴赏与实践”的结课展示会。台上学生倾情演出,汇报学习成果;台下教师精彩点评,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场景令师生忘却了课堂的存在。
  5月27日,“评书相声鉴赏与实践期末展示会”在八里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的一间教室里举行。 师生们以一场完整的演出为本学期的课程作结。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一同观看了汇报展示。
  课程特聘教师、青年相声演员张放率先给大家演示了桌子上摆放的击节乐器:蛤蟆板,撒拉机,小铜碗和七块板,为同学们介绍濒于失传的绝活“多板联唱”,并逐个表演这些乐器,使同学们大开眼界。接下来报幕的形式十分新颖。每位“演员”表演之前,由张老师点评他(她)的学习过程和表演的特点。
  同学们表演的节目精彩练练。 有“南开好声音”之称的张旭演出了评书小段《莽撞人》,赢得开门红。 张舒雅同学挑战方言 “倒口与陈泽琨共同表演了男女相声《小抬杠》。 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准专业演员”栾静怡表演了评书小段《穆桂英》。魏明阳和皮映良两名男生“南北组合”表演了相声小段《贵姓》,这段百家姓引发的滑稽对话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赵颖珊表演了一段需要大幅度动作的评书小段《孙悟空》。 张宝元同学表演的是很吃功夫的全古文评书小段《骂王朗》。长达8分钟的《苏妲己》是来自四川的徐文晶同学主动要求学的,经过几周课上课下的反复练习最终完美呈现在舞台上。于润溪和王德政表演了相声小段《蛤蟆鼓》,这对“卫嘴子”搭档有板有眼,包袱连连,不愧为压轴好戏。展示会在女声小合唱《蝶恋花》中落下帷幕。
  演出结束后,学生演员们都很兴奋。“感觉今天的相声好好笑,虽然之前听了但还是觉着好玩。”“我也是,笑得忘了照相。” 商学院的于润溪说:“会和平时排练不一样的感觉,一有观众就紧张了, 但是我按照老师说的慢慢调整自己。作为一名‘假相声演员’,让观众笑的同时,我们也很开心!”
  第一个上场的张旭说:“上场之前有点紧张,一直喝水,喝了一瓶。上场之后却一直想笑,还好憋住了。上过这课之后才不枉在天津上的这几年学。对相声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认识了评书这一艺术。收获蛮大的。”
  “我以前不太擅长背东西,一开始觉得要背这么长一段很不适应,但是经过这次小展演之后我知道我也可以做到这些,感觉有很大进步。”理科生张宝元说。
  商学院的魏明阳同学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课代表,推送微信,联系场地等做了很多工作,今天却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很遗憾我笑场了,可能是被我的搭档影响的。”
  谈到课程收获,同学们纷纷表示,绝不仅仅是“涨知识”。来自贵州的皮映良说:“原来我只知道天津的相声全国闻名,这学期有幸选到了张老师鲍老师的课才发现,相声只是天津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代表,谢谢两位老师一个学期无比走心的教诲,我会继续去多多了解生活中的传统艺术,当好一个传承者的!”
  从小听着相声长大的王德政说:“我的朋友圈很多天津同学都很羡慕我们南开能有这门课,他们对于没来咱学校,选不到这门课表示十分后悔和遗憾。”
  “二十二个人+一间教室+一个学期=一辈子的回忆,我喜欢这里, 喜欢两个老师坐在同学之间谈天说地的亲切,喜欢评书相声给我带来的乐趣,我想我可能再也不会那样期盼周一。”张舒雅说。
  来自海南的数学系学生彭宇因为还差一个学分才选修了这门课。他原本以为会像别的课一样看看视频“敷衍”了之,上课之后才发现是“真人秀”而且还要自己练习表演。“我的口音可能不太适合上节目,但是通过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别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提升自己很有好处。”彭宇说。
  该课主讲教师之一、汉语言文化学院鲍震培教授应中国曲协之邀,6月份将参加全国曲艺教育高峰论坛。 据她介绍,全国不少高校都开设了曲艺理论类通识课,但曲艺实践类课程是南开大学首开风气的创举,她要把开课的经验带到论坛上让大家分享,扩大这种招标教学模式的宣传和影响。

                                 2017.06.05 
                           (新闻来源:天津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