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
社文报道 |
静海区“图书馆+” 形成全民读书常态化
|
|
|
|
|
静海区深入基层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读者送去致富经和生产指南,助推全民读书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就像“互联网+”那样, 通过“图书馆+”的平台模板放大图书管理、跟踪服务、 普及阅读等职能,使全区全民读书实现常态化、多维度和全覆盖。为确保全民读书全民参与,不断强化公共平台建设,先后在各乡镇建成22个公共电子阅览室,通过严密的管理,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安全健康、方便快捷。同时,在现有设备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器、存储、全文数据库以及数字资源制作发布软件, 建立了具有远程、 快速、全面、智能等优势的数字图书馆,对读者实行无门槛准入,实现资源共享;在部分乡镇成立了4家农业科技图书分馆和3家区图书馆分馆,为全区383个村统一建起了农家书屋, 定期补充新书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并在区残联设立图书馆分馆,针对特殊读者群体,提供特殊的图书服务,做到全民读书没有死角。为切实有效提升全民读书效果,以活动为载体,与市农科院科技图书馆联合、与农科院专家连心,针对农民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邀请专家到田间答疑解惑、现场辅导。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主题,举办了科普竞赛、诵读国学、文娱创作及写作征文等各类活动,公民的文化水平、文明素养和爱国情怀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得以滋养、得到升华。
2017.03.31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