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伊始,寒风凛冽,民间工匠、“非遗”传承人张建雄,裹着厚厚的围巾, 依旧冻得直发抖。但当昨天18:30,3条街的花灯被同时点亮,绽放出斑斓的色彩时,张建雄却说,这一刻,他从心里感觉到温暖。
这是张建雄带着亲手设计制造的花灯,连续第16年参加西青区元宵节灯展。昨晚,记者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找到他时,他正在各大展区巡视。“今天是正月十四,元宵节灯展将持续三天。看着我们设计的30盏大型花灯引来八方游客,成就感、欣慰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绚丽花灯与古朴建筑映衬,现代与历史交融。记者跟着张建雄,从西青区杨柳青广场的灯光主展区开始走起,一路细数今年灯展的新亮点。 主展区正中央,是长25米、宽8米、高9米的主题彩灯“幸福西青”, 两侧则以“都市西青”“我们的价值观”“精彩民俗”“古镇文化”等为元素,设置了4盏大型彩灯。 花灯景观前,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合影。一路东行,不远处的柳口路、御河桥沿线,纱灯、氛围灯、灯带,共同营造出光影变幻的世界。
“今年的元宵节灯展, 我们共设置了30组大型花灯、5000盏纱灯、氛围灯, 让花灯赋予节日更多的文化内涵。”在采访中,西青区文广局副局长郭颖表示,花灯扎制是一门传统技艺,是西青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张建雄一样的传承人,在坚守中创新, 守住了这块阵地,也正是他们的精彩创意和精湛技艺, 才使得元宵节灯展年年有新意、年年有看头,“更为可喜的是,‘非遗’传承人们一方面坚守古法制作,另一方面实现公司化运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主动‘走出去’,使西青区的文化、天津的文化,在兄弟城区和周边省市,同样拥有了广泛的认同感。”
2017.02.11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