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9岁的小姑娘勤勤在妈妈的陪伴下, 来到某商城文创街区体验店,体验古法造纸、 活字印刷和书法临摹,了解这些“非遗”知识, 感受非遗魅力。 除了勤勤, 现场还有不少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参与其中, 大家都“玩儿”得津津有味。随着“体验式”业态兴起,在这个春节假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亲身体验,尤其是“非遗体验”活动中来,一股动手制作、体验非遗之风正在津城悄然兴起。
现场,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下,勤勤拿“筛子”在纸浆池里“淘”几下,让纸浆均匀地留在网子上,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摆放出自己想要的图案,经过压制、晾晒、装裱,一幅古朴的纸画就做成了。在这个充满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制作过程中,勤勤自己动手体验了最为古老的造纸技术。“这样的体验活动非常好,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孩子学习、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勤勤妈妈对记者说。记者了解,除了古法造纸,这里的活字排版印刷术、团扇制作、藤编技艺、灯笼制作等“非遗”体验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葫芦庐”体验店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非遗项目“范制葫芦”是怎么长成的,还可以亲手体验非遗技艺“葫芦烙画”。在杨柳青木版年画体验现场,还可以学习年画的制作过程。
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前来参与非遗项目体验活动的人数比平时增长了10倍。对于津城出现的“非遗”体验热,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表示,非遗不只在博物馆才能看到,还应该把非遗规范化,让人们在体验中能够真正感受到非遗的文化精神、文化信仰和文化精髓。
2017.02.09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