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北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抓不懈

     
 

  北辰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活态传承、挖掘整理、健全组织、展示展演等方式,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截至目前,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16个,区级非遗项目1个。
  活态传承 后继有人
  北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设立专项活动资金,每年投入30余万元保障非遗项目传承。 近年来,积极指导非遗项目开展进校园活动,使传统文化项目后继有人。鲍氏八极拳成为双街模范小学和天津市九十二中学的必修课。宜兴埠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王秦庄少林功力拳、赵堡太极拳分别在普育学校、王秦庄小学、北仓小学建立了传习基地。每逢寒暑假,刘园祥音法鼓、宜兴埠诚音法鼓、北仓少练老会等都相继举办培训班,吸纳和培训小会员。王秦庄同议高跷、宜兴埠永长高跷等,每周固定时间对年轻会员进行培训,实现独立演出。为了把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生动地保留下来,北辰区开展抢救性保护,为穆氏传统戏法、 韩家墅上善道乐等5个非遗项目制作了专题片,并上传至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服务平台,留住绝技,让后人可看可学。
  挖掘整理 记录保存
  北辰区努力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让非遗与百姓、与年轻人亲密接触,同时注重挖掘整理,从更广阔的层面记录非遗项目,以文字、 图像等方式详细保存相关资料。为此,北辰区成立非遗保护中心, 负责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挖掘、整理工作,从2004年至今从未间断,共收集线索46条。区级非遗数据库把反映各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传承活动等重要文字、视频、图像资料录入其中,并实现动态管理,可随时进行补充更新。同时积极申报非遗项目,从收集到的46条线索中不断筛选、挖掘和整理,并积极申报区级、市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北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通过系统整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逐项介绍区内国家级、市级、区级共18个非遗项目,包括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传承谱系、主要特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等,全书共收录图片60余幅,记录文字3.4万字,有效保护了传统文化的根脉。
  健全组织 规范保护
  北辰区在非遗传承中重视健全组织,以更加规范的组织形式,合力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动员和组织了解北辰区历史、熟悉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人士成立专家委员会,协调相关委办局成立非遗联席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由区级非遗专家、非遗爱好者和非遗项目会员等组成,充分发挥非遗项目开展自我保护和自我传承的自觉性,从组织保障、项目挖掘、传承创新、培养新人等多方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期间,北辰区组织开展区、镇、村三级非遗展演活动。自2008年起,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组织全区非遗项目参加展演、论坛交流活动。从2014年起,每年都举办“与非遗亲密接触”主题活动,分门别类、通过边表演边讲解的形式让老百姓进一步地认识非遗。与此同时,北辰区组织非遗项目走出去,参加兄弟区县的展演活动。截至目前,共跨区参加展演活动50余次,使北辰区非遗项目走向全市全国。

                                     2016.05.05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