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有家“真人图书馆” 这里可以“读”别人的多彩经历

     
 

  “真人图书馆”,这个最早流行于丹麦哥本哈根的名词,可能你会听起来有些陌生。28岁的刘超就将这种形式搬到了天津市,创办了一家“真人图书馆”。如今,真人图书馆已经举办了100多场“读书会”, 让更多的人领略不同的生活,学习更多工作经验,也让一些人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在这里,刘超也实现了最初的创业梦想。
  用“真人书”分享经验拓展人脉扩大“朋友圈”
  简单的装修,文雅的布置, 一张长条桌上,摆放着鲜花、书籍、茶水和几种点心零食, 角落里的多层书架透着文雅的气质。暖色的灯光化解了几个陌生人初见的尴尬。从19点到21点,看似漫长的两个小时,在十一个人的交谈中,过得飞快。
  3月18日晚上21点,读者们和“真人书”都逐一离开了“真人图书馆”,一位男生从二楼的阁楼走下来,整理桌子,刷洗水杯……这个一米八多带着眼镜的男生, 就是这家真人图书馆的“馆长”28岁的刘超。2015年3月份,刘超创办了这家名叫“下班儿”的“真人图书馆”,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与我们‘真人书’志愿者交流, 我们每次都安排最多10位读者。”刘超说。说起决定创办“真人图书馆”的初衷,刘超说,在创业之前,他就一直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能够领略一下别人不同的生活,或者找到一些平时工作中的经验。“我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他们也都将会是我们的‘读者’。同时,来到‘真人图书馆’的读者们,能够扩大自己‘朋友圈’,积累人脉。”
  从亏损到小小盈利一步步圆了创业梦
  决定创办后,刘超用了几天时间,找到了南开区现在这个月租三千多元的公寓,“这里不是一楼不临街,所以租金相对不贵,也算好找。”从开始的每位读者只收10元的茶水钱,到现在每人50元的茶水糕点费,刘超也经历了从赔本赚吆喝到收支平衡,再到小小盈利的状态。
  “我经常来这听‘真人书’讲他们的故事,一个人只能过一种生活,我希望和他们的交流中,体会到不一样的生活。同时我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真人图书馆”的老读者王新说。与王新不同的是,大学生刘媛则是希望从“真人书”身上听到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他们的经验,从为人处世到专业上,都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东西。”现在,随着朋友介绍和网络上征集,“真人图书馆”里的“真人书”志愿者已经有十几个, 包含了心理专家、画家、编剧、导演、投资人、 艺术家、教授、编辑、记者、运动员等等职业。
  每周三、周五两天晚上“真人图书馆”开馆,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成功举办了一百场“读书会”,从原来的只有两三位读者,到现在场场10位读者席位要抢定。刘超总是会开心的说,“虽然现在,我的‘真人图书馆’规模还不大,但是却圆了我的创业梦。同时也让我结识了各行各业很多的朋友。”
  很多人寻求项目合作希望能够开更多分馆
  现在的刘超,不仅是“真人图书馆”的馆长,也和朋友合伙成立了逸心心理工作室。刘超说,心理工作室的一些成员,就是在‘真人图书馆’里相识的。“天津的创业形势非常好,我们现在很多人在‘真人图书馆’里已经开始寻求项目合作了。我还计划将真人图书馆和培训、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读者实现高薪就业。”
  而对“真人图书馆”的规划,刘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经过一年多默默的发展,寻求与‘真人图书馆’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刘超说,“真人图书馆”现在固定的合作活动场地有六七个,“其中有咖啡馆,也有工作室,可以通过我们,为他们带去更多的人气。而未来,我希望可以在天津市开更多的分馆。”
  科普: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最早源于丹麦哥本哈根。读者在真人图书馆,可以“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之交谈,这个人能比一本书给你提供更多的见识。

                                     2016.03.21
                                   (新闻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