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蓟县马伸桥镇农村电影放映队事迹在全国交流引起强烈反响——
为乡亲放电影,我有成就感

     
 

  “我也是农民, 深切了解乡亲们对电影的那种期盼和渴望。能为乡亲们放电影, 我很有成就感。”在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座谈会上发言的蓟县马伸桥镇农村电影放映队队长赵海坡,昨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4日, 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 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座谈会,我市13家单位荣获“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受表彰单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座谈会上,作为全国6家发言单位之一,赵海坡以《行走在大山间的电影放映队》为题讲述了电影放映队坚持扎根山村、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
  两个人的放映队
  成立于2010年5月的马伸桥镇农村电影放映队, 其实只有两个人——赵海坡和他的妻子王会先。放映队所负责的马伸桥镇一共有42个放映点,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和库区,许多村既偏远又分散。6年来,夫妻俩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克服交通不便、气候复杂的恶劣条件,跑遍了马伸桥镇的每一个村子,累计放映各类影片3000多场。
  赵海坡说:“我们每年的放映任务是504场,每一场电影都要提前几个小时到场准备,回到家里往往都是夜里十一二点了。很多人都问我苦不苦?累不累?不累不苦那是假话,但既然政府选上咱,让咱来做这个工作,咱就得干好了。”
  放什么?怎么放?
  或许有人以为,放电影的工作很简单,不就是把机器设备连接好,放片子就行了。但在赵海坡看来,放什么?怎么放?是需要走心思的。尽管现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但对于身处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能在家门口看上一场电影,通过电影获取新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为此,赵海坡和负责其他乡镇电影放映工作的同事们一起,走访了一大批农民兄弟,深入了解大家对电影的具体需求。他们归纳出了电影下乡的“三结合”工作方法。首先与科技致富相结合,“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村情,我们合理安排农民需要的各类影片,如春季加放种植、养殖等科技类影片”。其次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宣传普及有关政策措施,“针对农民对有关土地流转、劳动用工等方面法律知识的需求,农闲时,我们特别加放法制类短片,广大农民朋友从中受益匪浅”。赵海坡说:“除了放娱乐影片、科技影片,我们还精心选择放映孝老敬贤、戒毒戒赌等短片,提高村民素质、树立文明村风。”
  一部电影救了命
  放电影给赵海坡带来的成就感不止这些,他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现在农民朋友对保健知识越来越重视,为适应这一需求,我们积极调配放映医疗健康方面的科普电影。有一次,我们刚刚在赵各庄村放完了一部保健方面的影片,当天晚上,一位农民朋友就突发心脏病。他的家人急中生智,按照影片介绍的急救方法进行抢救,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他还特意来向我表示感谢。”
  赵海坡说:“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电影放映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次受到表彰,对我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夫妻俩已经把明年的放映工作计划都做好了。明年4月天气暖和了,我们还要继续出发。”  


                                      2015.12.17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