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渤海名家大讲堂》《海津讲坛》联合讲座第二十一讲现场实录
自由贸易区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的探索

     
   
 

  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天津图书馆共同举办的 《渤海名家大讲堂》、《海津讲坛》 联合讲座第二十一讲于2015年11月7日上午在文化中心图书馆举行。 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恩专教授应邀担任本期主讲。
  刘恩专教授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等的研究工作,此次刘老师走进天津图书馆,从专业的角度为在场的观众解读“自由贸易区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的探索”。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天津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自贸区可以概括为“境内关外”,自贸区允许大部分商品自由进入或再出口,免除进口税和海关费用,并简化海关手续。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管理模式,将体制特征和区域属性集中体现在“货物流通自由、资金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企业经营自由”。在进入自贸区2.0时代,天津建设了自贸试验区。
  天津作为北方最重要的口岸城市,拥有着特殊开放区域形态最多、最完整的体制模式,它成为国家实验制度的多种平台、北方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天津自贸区按照区域功能的划分,分成了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使得一批航空、电信、装备制造等龙头企业在这里聚集。
  天津自贸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对焦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向着美国、韩国、迪拜、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对接。刘老师对天津、广东、上海、福建四地自贸区的定位与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强调自贸区的制度实验离不开创新,实行新投资管理、新金融创新、新贸易监督、新贸易服务。要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改革事项,用科学创新的头脑去建设和展望自贸区2.0时代的新思维。
  刘老师专业精辟的解读和阐述让在场的读者受益匪浅,讲座在读者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5.11.20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