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天津市西青区开幕

     
 

  “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开幕式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牌仪式,昨天(26日)上午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光明大殿举行,西青区2015年“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也同时拉开序幕。
  此次活动首次由京津冀三地联办,以大运河为脉络,展示京津冀三地和京杭大运河沿线40余个“非遗”项目,上千件“非遗”精品。现场,西青区国家级“非遗”项目香塔音乐法鼓、沧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沧县狮舞、西青区“非遗”项目霍氏练手拳、静海杆会的动态展示,赢得现场观众的喝彩声。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技艺、武清区曹子里绢花制作工艺、北京“面人汤”面塑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靛庄景泰蓝制作技艺、空竹制作技艺、骨雕技艺、通州漆雕制作技艺等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吸引大批参观者驻足观看。
  来自西清区精武镇的区级“非遗”项目草编柳编技艺传承人孙世安告诉记者,他是这项技艺的第四代传人,11岁就开始学习草编柳编,如今他编的“海阔天空”“二龙戏珠”“龙凤呈现”三种图案的草帽,被意大利和匈牙利的博物馆收藏,作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展出。孙世安说,这些年来他积极推广草编柳编技艺,甚至免费收徒。著名学者冯骥才对他说过的一番话带给他动力,“草编的根、柳编的根都在中国。你一定要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此次“非遗”展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展览截至明天。明天下午,还将在西青区文化中心剧场进行“非遗”项目表演类节目演出。

                                     2015.06.29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