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中塘镇化解文化活动“空转”、杜绝文化阵地“空城”



     
 

  天津滨海新区中塘镇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新举措深挖群众文艺人才潜力、激发群众文艺团体活力,从化解群众文化活动“空转”入手,杜绝文化阵地“空城”,实现政府统筹、群众预约、供需对位,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是抓活动、聚人才、组团体、进阵地。早在滨海新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前期,中塘镇就发现群众文化活动和现有文化活动阵地不对位问题, 即群众文化活动搞不起来、大多文化阵地设施闲置。 对此,中塘镇研究决定由政府投入专项资金, 落实“化解空转、杜绝空城”计划,达到“活动兴、阵地活”的目的。 第一步由镇文化部门组织全镇范围的各类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注意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部类的群众艺术人才,同时推介他们参加区、市组织的相关文化活动;第二步将在活动中发现的文艺人才进行分类、排队,使之成为本镇不同艺术部类的带头人,并由他们将相关艺术人才分别招至镇文化部门“麾下”, 最大范围参与到镇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来, 在此基础上中塘镇建立起书画、音乐、舞蹈、歌曲、戏曲、手工等不同艺术部类近400人的艺术人才库; 第三步在人才库中挑选优秀人员带头组建各类群众艺术团体,目前组建起较有规模和影响的艺术团体12个,如韩宝清组建的百灵艺术团(后来该团又吸纳了十几支群众自发成立的艺术团体),王肃己组建的原野书画社,等等;第四步抓住群众想活动、心气高的心理和时机,及时组织活动、提供活动场所,引导群众自发的文化艺术活动从家院、楼栋走出来。中塘镇以上述12个艺术团体为骨干,以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为主阵地,连续多年组织“群众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并与滨海新区艺术节对接促其常态化,群众文化活动“从点到线由线到面”普遍开展起来,实现了活动与阵地的对位。
  二是统资源、拓载体、提层次、上水平。文化阵地用起来了,文化活动搞起来了,但用起来要提层次、搞起来要上水平,对此中塘镇充分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统筹文化资源,把资金引向文化阵地建设洼地,鉴于镇中心区文化设施配置相对较好和偏远新建社区相比不足的实际,将镇文体中心建设安排在栖凤北里,按照新区街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创建要求做好规定动作,促进文化公共服务平衡发展;第二横向拓展载体,补齐阵地短板,采取向上争取资金和增加镇文化投入等多种方式,对南台村、西河筒村、杨柳庄村等旧文体阵地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方便群众就近享有高规格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第三规范管理使用,提升文化阵地建设层次,中塘镇文化部门面向群众和各文艺团体,征求如何管好、用好文化阵地的意见建议,制定出台符合群众文化活动实际需求的使用说明和规章制度,确保活动设施让群众应手、活动场所让群众舒心;第四在建文化阵地“大庙”的基础上,中塘镇还着力培养文体活动“大和尚”,积极创造机会组织各类艺术人才参加高端培训、演出,提升艺术水准和文化带动力,鼓励本土文艺人才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广大文艺爱好者举办舞蹈、声乐等培训班,或将各文艺团体作为文化活动主体以演代训,越来越多的文艺人才加入到艺术团体中来,文体中心每周实现有具体活动安排、热门培训班,韩宝清成为大港在天津市举办个人演唱会第一人。
  三是引进来、联出去、增活力、育品牌。中塘镇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把高水平文化艺术引进来,邀请市河北梆子剧院举办“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送戏下乡暨中塘镇消夏纳凉戏曲专场” 等活动,群众在家门口欣赏高端演出, 在全区范围内连续举办“中塘杯”中老年歌唱比赛,设立奖金奖励,安排三位评委为参赛选手进行声乐知识、舞台表演公益培训,提高参赛选手舞台表现力,在提升比赛层次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镇文化站牵头,机关、社区、村、企业、学校联动,通过整合优化全区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队伍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激发文化发展内生活力,涌现出了连续十余年举办家庭春晚的白氏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该大家庭成员近70人,有文艺专长的35人,品牌“家庭文艺团队”还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包括“白氏家庭”在内的很多群众文艺团体,每年都与周边区县开展文化联谊活动,取得了与人共享、自我提升的良好效果。中塘镇的创新举措使群众文化活动“转”起来,“转”出了成效品位、“转”美了群众生活、“转”活了文化阵地。

                                     2015.06.05
                             (新闻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