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嚓、咚咚嚓……”昨日上午10点半,一场由滨海精英汉沽飞镲队表演的汉沽飞镲节目,在滨河广场上演,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飞镲队的队员大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手舞三斤重的铜镲,整齐地做着插花盖顶、金鸡独立、舞龙盘打等动作,一招一式刚柔并济,举手投足间尽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丝毫不逊色于年轻的男队员,不时引起观众的叫好声。
“我们飞镲队共有20多人,女队员占90%,而且大部分都当奶奶了。” 表演间隙,滨海精英汉沽飞镲队负责人、64岁的毕素芹告诉记者,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4岁,而且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多年前,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农闲时节,村民们整天无所事事,经常靠打牌、聊天打发时间。后来,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姐妹商量组建一支飞镲队,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农闲时,我们就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排练,刚开始学的时候根本跟不上节拍、做不对动作。”毕素芹说,汉沽飞镲需要武术功底,刚开始练时两只手都不知怎么舞动,等手上的动作学会了,脚下的动作又乱了。每练习一次全身都疼,比种几亩地还累。但大家都很努力,不仅把汉沽飞镲练得娴熟,而且融入创新。
毕素芹说,她是队中的老大姐,平日里,她家就成了飞镲队的“根据地”,队员们除了排练外也经常在一起唠家常,帮着她做做家务,亲如一家。“我们就跟亲姐们儿一样,锣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就算有烦恼,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精神百倍。”飞镲队队员王秀娟插话说。
就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这支“奶奶级”飞镲队已小有名气,她们不仅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种比赛和展演,并取得佳绩, 而且还到中央电视台参加《歌声与微笑》节目录制, 把汉沽飞镲艺术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越是过年我们越忙碌。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到市里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参加多场演出,为百姓献上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毕素芹说。
2015.02.25
(新闻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