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虽然全都是黑白的,但却能够打开一座城市记忆的闸门,当年的摄影者虽然有的已经故去了,可一幅幅记录历史瞬间的生动图片,仍在讲述着那个年代里曾经发生的令人感动的故事。由天津日报社、天津美术馆主办,天津津报视觉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破茧捌零年代——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摄影展昨天上午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同名大型摄影图集(上下卷)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昨天首发。
今年是天津解放66周年, 也是《天津日报》创刊66周年。在过往的岁月中, 作为天津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天津日报》对这座城市在发展前行中的每一步,都以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做了全景式的记录,可谓是一部活灵活现的史书。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领下,全国各地春风荡漾,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天津,三环十四射、体院北、引滦入津、五讲四美、个体户,以及三大件、组合柜、独生子女、上大学、学电脑、流行歌曲、国库券、老外,等等,也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年,天津日报的摄影记者,每天奔走于街巷之中,拍摄了大量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普通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几十年过去,这些图片已经变得异常珍贵,摄影记者们留给天津人民最真实最生动的“形象史料”,也会温暖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昨天,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长黄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也经历了那个年代,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心情还很激动。曾经生活于1980年代的人,均有着非常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有理想有信仰,做事情也有自己的底线,虽然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但万众一心,每个人想的都是如何把国家建设好,如何增强国家的实力,如何让我们的祖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之,就是盼着国家一天比一天走向富强,人民一天比一天走向幸福。现在重温以前曾经的场景,真的是感慨万分,我们也为能出版这部大型图集而倍感骄傲和自豪。摄影家袁忻告诉记者,她从十几岁就给天津日报社投稿,是报社的老师们发现了她,并加以培养,才使她取得了一些成就,今天,有些老师已经离世,看着他们当年的作品,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人生毕竟是短暂的,可记录历史的作品会永恒,我会从老师们的作品中,读取他们所给予我的一切。
昨天,天津日报的新老摄影记者还举办了现场签书活动,天津日报旅游摄影QQ团全程参与了此项活动。
2015.02.08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