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把高雅的艺术献给人民——访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著名画家邓家驹


 

  “艺术为人民——天津画院建院35周年美术作品展”正在天津美术馆展出,连日来,前来观展的群众络绎不绝,并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昨天,记者采访了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以及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曾担任过天津画院副院长的著名老画家邓家驹, 他们均对天津画院迎来35周年华诞表达了由衷的喜悦之情, 认为艺术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断地在社会、大众和民间汲取养料,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被他们所接受。
  为人民抒怀艺术作品才会有魅力
  贾广健对记者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坚持中国文化的立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中国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已成为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提出了文艺的方向以及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等诸多重大问题,我们需要深刻领会。贾广健说,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作出凝聚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艺术的时代性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家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时代精神,人类积极、健康、美好的愿望才能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只有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始终为人民抒怀,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真情实感去打动人,艺术作品才会有魅力。人民是艺术欣赏的主体,人民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是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天津画院建院35年来,几代艺术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坚守理想, 紧随时代步伐,因而才能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在天津画院建院35周年之际, 我们之所以要举办这样一个展览,目的就是回顾天津画院的历史,铭记老一代艺术家为天津画院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学习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精神的坚守和对人民的赤诚,同时展示天津画院几代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凝聚天津画院画家的创作力量,激发画家们的创作热情,使大家认清责任、使命和担当,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传承下去。
  贾广健告诉记者,新的时期,天津画院仍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学术立院为宗旨,以人才会聚为基础,以创作研究为核心,以精品力作为追求,以积极健康的审美为理念,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天津画院新院建成后,将集艺术创作、研究、交流、展览、教学、收藏等功能于一身,给画院艺术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平台,为繁荣天津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依托这一阵地,还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社会功能,使之成为天津的绘画艺术创研中心及展示高品位文化艺术的窗口。
  不忘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邓家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天津画院建院35周年,是天津画院步入如日中天的年华,我是一个见证了天津画院走过几十年岁月的老人,我在画院成长成熟,天津画院成就了我后半生的业绩,因此现在心情自是格外激动。邓家驹回忆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 中国大地百废待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天津市委决定建立天津画院, 并委托天津美术界的前辈艺术家秦征、陈因、张映雪、赵泮滨等筹建画院,组建一支天津美术创作和研究高精尖的人才队伍。不到几年的工夫,天津画院便聚集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漆画、雕塑、宣传画的创作人才。邓家驹说,我是1985年调入画院的,觉得非常光荣的同时, 一种神圣感和紧迫感也油然而生,那时我已经是50岁的人了。 我本是一个有创作能力的画家,前半生我教书10年,后来又画展览宣传品15年,时逢盛世,我终于成为一个专业画家,我愿意将我生命的所有能量交给我的国家和人民。来到天津画院后,国家送我去法国巴黎学习西方油画,又支持我去敦煌绘画圣地学习中国历代壁画的传统精髓。我虽然知道专业画家有充裕的时间与身心的自由,但却越发一刻也不敢忘记回馈祖国与人民的养育之恩。在天津画院工作的10几年里,以及我退休后的又一个10几年里,我先后创作了《漕运图》的姊妹篇《皇会图》和《太行秋》以及太行风情等系列油画作品,后来,我又摸索着学习彩墨画,也日渐被百姓所喜爱。在天津画院的支持和培养下,我的作品更大程度地被社会认知与重视,先后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天津迎宾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日本静冈博物馆等收藏,并在法国、卢森堡、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办展。如今,我已是80岁的老人,但我仍要为我所热爱着的人民尽心,为天津美术事业的发展尽力。

                                       2014.11.18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