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来自天津市各高校共644人次的志愿者们,在文化中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每天从8:30至20:30,在文化中心广场10个服务站,一共设立了23岗次。而刘梦琪正是这里的志愿者之一,并已经连续三年国庆假期坚守岗位。
“奶奶,您拄拐杖不方便, 我们这儿提供公益轮椅,我推着您逛展馆好不好?”今天(6日)上午,在天津文化中心,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刘梦琪正忙着为游人提供志愿服务。国庆假期,文化中心的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岗位,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帮助。
上午8时,刘梦琪和志愿者们就到达了文化中心,熟练而迅速地完成准备工作后,8点半,他们各就各位,服务正式开始。“美术馆在这边,请您往这走。”一上午,光是这一句引导的话,刘梦琪就要说上千次。志愿者不仅要为市民和游客进行场馆咨询、交通指引等,还要耐心地进行文明劝导。当发现有身体不便的游人,志愿者会主动上前询问情况,提供公益轮椅,协助游览场馆。若游人在游览过程中,遇到摔倒、生病等情况,他们还会提供应急药箱,参与急救。
记者了解到,节日期间,来自天津市各高校共644人次的志愿者们,在文化中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每天从8:30至20:30,在文化中心广场10个服务站,一共设立了23岗次。而刘梦琪正是这里的志愿者之一,并已经连续三年国庆假期坚守岗位。 “从大学一年级时,我就报名加入了这支队伍,一转眼已经大四了, 但志愿服务工作依旧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刘梦琪说。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天的志愿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看着将要离开场馆的人们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意义。志愿者是默默无闻的,但却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每天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感觉很开心,很值得。”刘梦琪说。
2014.10.07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