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连日来平津战役纪念馆接到来自全国各地查询烈士资料、核实烈士信息的电话,经过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多方联系、 调查核实,再次寻找确认出李贺宽、李占东、史福录、张玉喜、张进才、柳长海、袁东海、李长落等8位烈士, 他们的籍贯涉及北京、河北、吉林等三个省市,分别是在解放张家口、塘沽、天津的战斗中牺牲的。 为了告慰革命先烈英灵,平津战役纪念馆在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将8名英烈的名字补刻在纪念馆的英烈名录墙上,实现了烈士家属的夙愿。开馆至今,共补刻173名烈士姓名。
烈士查询工作历来是平津战役纪念馆工作的重点,纪念馆工作人员经常耐心地与每位咨询人沟通,获取烈士信息。根据相关规定,细致地审核家属提供的烈士证明书及民政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从而确认烈士身份,补刻时始终怀着对烈士崇敬、感恩的心态,确保不错刻、不漏刻、不多刻。
截止目前,平津战役纪念馆英烈名录墙上共镌刻了6812个烈士的姓名, 尚有218名烈士信息有待进一步核实,此项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当中。
在首个烈士纪念日,平津战役纪念馆也迎来了社会各界观众的参观,他们有部队的军人,有学校的学生,有社区的居民还有工地上的工人,他们有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英烈们的缅怀之情。街道社区的老党员们认真的听完讲解后将准备好的花篮献给英烈,一个两岁来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攥着一束鲜花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献到了英烈墙前,学生和战士们则用满腔热血凝聚成一句句铿锵的誓言,响彻了平津馆的上空。
英烈墙前,一位年过八十身穿军装的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站在那里,他有些激动的说着:“兄弟们啊,我来看你们来了,我还给你们带了咱们东北的高粱酒……”与老人的女儿交谈得知,老人是东野四纵的,由于在其他的战斗中负伤没有参加平津战役,但是他的许多战友,乡里的兄弟都为了新中国的解放长眠在了天津这片土地上,在此之前老人多次要到这里来,但都因为身体的伤痛没能如愿,今年是首个烈士纪念日,老人不顾家里的反对一定要专程来看看他的战友和兄弟,为他们捎来家乡的酒,说上几句离别时没来得及说的话。
据平津馆负责同志介绍,烈士纪念日当天,在这里参观、举办活动单位、学校超过30个,仅一上午就接待观众一万多人,这样的接待量在全年也是少有的,一天下来, 观众的反馈和留言就有500多份,大部分观众在留言中都一致表示:“在这里参观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今后,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对先烈们的追思化为动力,继承先烈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4.10.01
(新闻来源:平津战役纪念馆 信息员:王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