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王毓宝:新时新调,津门一枝

 

  天津时调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天津本地曲种,早在清代,随着天津门户的开放,城市的发展,各地的民歌小调,随着各地的民众纷纷流入天津。这些被天津化了,改用天津方言行腔的民歌小调,与天津土生土长的靠山调、新老鸳鸯调等均被称为时新小曲,也统称时调。天津时调的正式命名是在1953年。那时,王毓宝在弦师祁凤鸣以及词曲作者的通力合作下,对靠山调进行了改革。他们调整了某些唱腔的旋律,梳理变化了前奏音乐和过门音乐,增加也丰富了伴奏乐器,使之音色更有华彩。
  这种改革既有对传统时调的继承,也有大胆的革新和发展。当年27岁的王毓宝风华正茂,高挑的身材,亭亭玉立,嗓音高亢甜美,舞台形象清新俊逸,台风落落大方,一改老时调背着手演唱的老形式,用充满青春活力画龙点睛般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青睐。1953年,一曲《摔西瓜》让王毓宝一炮走红,震动津沽,誉满京华;1958年,在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中,她演唱的《翻江倒海》,真的使曲艺界“翻江倒海”,不少外地艺术家,甚至当时的不少名家,都找天津团索要词曲,这使得天津代表队不得不连夜赶抄曲谱,以满足各地艺术家的需求。
  由此,天津时调在中国曲艺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2006年,天津时调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自述
  一百多年前,天津的制鞋作坊场地狭促,师傅们工余时只得背靠山墙歇息,每逢此时,粗通音律者便会引吭而歌,初期无腔无调,后来唱和者日增才渐有章法,同时吸收了人力车夫休息时所唱小调和当时青年男女的情歌元素,形成了天津时调的雏形。
  我生在手艺人家, 一共11个兄弟姐妹, 我排行老十。 我父亲不抽烟、 不喝酒, 最大的爱好就是唱靠山调。那时我才5岁,也跟着学唱。 因为家里条件有限, 没法拜师, 只能算是随父学艺。 但我的嗓音条件比较好,加上父亲的调教和常有当众“票”一曲的机会,打下了不错的时调基础,13岁我就正式上台了。
  时调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调,而且用天津方言演唱,很受人们的欢迎。那时,父亲是名副其实的票友,唱时调纯属娱乐。碰上亲朋喜宴或是民俗活动, 大多会邀请他们“走票”。我从8岁开始就跟着父亲“走票”,那时的“走票”是无偿的,而在小茶楼登台演唱时也只拿半份报酬。 为了贴补家用, 我也经常赶场赚钱,最忙时一天要跑上4家戏园演唱8场。那时是男女合演,男艺人光说不唱,叫“时调前脸”。在女艺人演唱过程中,前脸插科打诨,有时言语下流,以此迎合听众的低级趣味。我们家生活最困难时,有人劝我父亲放我“下海”,并许诺“分份”养家,但父亲说绝不能叫自己的亲闺女去那种地方卖唱。后来,鸟市的“玉茗春”答应取消前脸和铺纲(一种比较庸俗的唱前铺垫),我才在那里开始了正式的舞台生涯,更大的变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天津市广播曲艺团成立,时调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点就是内容和舞台净化,重新整理传统唱段、唱词。在唱腔设计上,改变了一些死板的传统唱法,又试加了扬琴、笙等吹打乐器,同时还增加了间奏和动作,使天津时调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
  天津时调曾经风靡津沽大地,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通俗易懂,表现的都是小市民的家长里短,吐字唱腔多用天津语音,演唱讲究“悲、脆、媚”和“稳、准、狠”,力道十足,没有一点缠绵之音。全国曲艺看天津,当前的曲艺今非昔比,以前是买不着票,现在是坐不满场,这里有时代发展的原因,也有作品、学员跟不上的原因。学无止境,学习曲艺一年半载是它,一辈子也是它。吐字发音怎么处理,人物的思想、感情怎么刻画都得细致琢磨,根据内容寻找符合人物性格的表现方式。我到了这个年纪也不敢说“我行了”,我现在最着急的就是谁来接班的问题,虽然我谨守父训教徒从来分文不取,但有志曲艺的孩子还是越来越少,这个难题不解决其他的就无从谈起。
                                      2014.07.15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