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河西老街道》近期出版 为文化繁荣提供文史资料

 

  日前, 一部兼具浓厚历史情怀、 人文色彩和文化积淀的《天津河西老街道》 正在编撰中。 该书是继《天津河西历史文化》、《天津河西老工厂》之后,由河西区政协文史委组织专家学者编撰的又一部专著,将为河西区建设多元文化大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文史资料,并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据了解, 区政协高度重视文史工作,充分发挥文史研究在存史、 资政、育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共征集、撰写有价值的文史资料365篇,计242万余字,大部分稿件被全国政协和市政协采用。其中,从1996年到2013年区政协共编辑出版《河西文史资料选辑》10辑,发表文章1058篇,字数约217万字,照片2007帧。 近年来,区政协文史委紧密围绕大政方针和市区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文史研究工作力度,成立了河西政协文史研究会,团结一批在文史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文史爱好者,紧密围绕河西建设文化大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深入挖掘具有河西独特优势和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史资源,集中力量编辑出版高水平的文史资料。2011年,一部拥有30万字、400帧照片, 上至唐宋元明清,以近现代为主,包括地名趣话、文艺长廊、园林撷英、建筑览胜、宗教寺院、体育风采、校园风情、企业文脉、杏林天使、文博天地、名人荟萃等十一大板块的《河西文史资料选辑》——《天津河西历史文化》正式出版。2013年,又一部全面地记载市区工业遗产的文史资料选辑《天津河西老工厂》一书由线装书局出版,成为天津市第一本全面历史地记载市区工业遗产的文史资料,在全市文史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两部文史专著的出版,不仅为河西区建设多元文化大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史资料,而且发挥了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目前,有关专家学者正在紧张编辑《天津河西老街道》一书。据介绍,河西区作为天津近现代工商业发展成熟区域,又是本市第一个行政建制区,在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老区片、老街道,这些街道承载了河西百年的历史,具有浓厚的历史情怀、人文色彩和文化积淀。《天津河西老街道》一书,将用亲历亲闻、档案资料述说历史的积淀,讲述感人的故事,展示难忘的老照片,留住历史,教育后人。 此外,区政协文史委今年将开展“纪念天津建卫610周年——百年风云看河西”文史育人活动,组织文史专家进校园,开展赠书、讲座、参观等系列活动,宣传展示河西历史人文风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青少年一代。

                                         2014.04.18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