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为天津方言建档 本市海选“好乡音”

 

  “干嘛”“倍儿哏儿”“打镲”……今年本市档案部门将启动天津乡音记忆工程,用档案记录天津方言,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天津市档案工作会议上获悉的。为传承天津历史文化,挽救保存地方语言,将用两年时间建立天津方言语音档案,为天津记录保存乡音,并将其永久保存。
  方言是国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当地文化。据市档案馆有关人士介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蕴藏着深厚的地域特色,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地方传统文化如本市的天津快板、天津时调乃至相声等都以方言为载体,一种方言的消失往往带来某些文化的消亡。”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人们说方言的机会日益减少。年轻的父母们习惯用普通话而非方言与自己的孩子沟通。许多家长从小就教小孩子讲普通话、甚至是学英语,却没意识到教小孩子学方言。“原来一听就感到亲切、生动的老天津话,一些年轻人甚至已经不大会讲了,其中大量生动的、地域气息浓厚的俗语、俚语、惯用语、成语、歇后语已经逐步被他们遗忘,不好好记录下来,乡音老词说不定会消失的,因此亟待保存记录和传承。启动建立天津方言语音建档,通过记录天津人的‘乡音’并保存下来,以保护自己的方言传承,同时唤起人们对方言的重视、保护。”
  这次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包括文本档案及录音档案,组建天津方言建档专家组。文本档案选定内容为由专家收集整理的天津方言文本,通过对词组、成语、歇后语等约500个,例句300句等整理建档,使天津方言得到系统有效地记录与传承,比如“崴泥”这个词,在归档记录时都要注释并且拼读出来。除了记录“说天津话”,还要记录“唱天津话”,有关相声、快板等名段都将被归档。
  此外通过录音档案的形式整理记录天津方言,为天津的特色语言留下声音档案资料。“天津方言的建档第一阶段就是发音人的甄选。从3月份起,开始向社会征集天津话发音人。 经过‘海选’,最终胜出者将作为天津人的代表,把最地道的天津话记入历史档案,永久保存。”市档案馆有关人士介绍。
  据介绍,发音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年龄在65岁—75岁之间,出生于天津,本人及家庭成员均生活在天津方言片(区)内。“最好是生活在老城里一带的居民,且无离开所在生活区一年以上的经历,初中以上学历。在发音人的筛选上,当然首要条件是要能说最纯正的天津话,此外还要语音悦耳、口齿清楚、表达流畅,将让备选人自己现场发挥说个‘小段儿’,主要是表达灵敏度、语言组织能力。”录制场所拟定在标准的录音棚。
  新闻关键词:天津方言
  天津方言历史悠久, 始于天津建卫的1404年,距今已有610年历史,拥有着自己特有的历史渊源。天津话很有地方特色。经天津语言学家考证,天津方言源于淮北平原的安徽北部地区。在日常生活中天津方言中有着独特的“津味儿”,词汇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比如,“嘚啵”“赶碌”“糟改”“打住”等等方言词,都很富于生活气息,具有独特的幽默、智趣等特质。

                                        2014.02.21
                                   (新闻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