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建社区图书馆 还居民“书香”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溜进, 经过书架的过滤,将一缕一缕的光线洒在书桌上, 没有闹市的喧嚣,书页的翻动声显得格外清脆。几位书友对坐于长书桌两侧,时而低声交流,时而沉默静读,个中意趣,或许只有桌上茶杯中飘出的茶雾能够解读。
  这是记者来到目前本市图书馆最大的“社区分馆”武清区图书馆亨通花园社区分馆时看到的景象。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样静谧温和的下午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来社区图书馆读书的有很多“常客”,每天到这里来读会儿书已经成了亨通花园社区很多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免费接待读者
  亨通花园社区是武清区“撤村建居”中第一个还迁小区,现有20000居民。 小区建成后,为更好地服务居民,提升居民文化素质,社区工作人员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社区图书分馆便是其中最有成效的一个。亨通花园社区图书分馆使用面积180平方米,阅览座位80个,馆藏图书4万余册,期刊杂志20余种。目前分馆已实现了与天津市图书馆联网通借通还服务。为方便读者借阅,分馆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如免费办证、免证进馆、免费上网等,该馆每年免费办证500余个,外借人次7000余人次,借阅册次1.4万余册,年阅览8000余人次。除图书借阅外,分馆有大型投影仪1个、电脑25台,读者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阅读和欣赏音乐、电影、动画等,每年免费接待读者5000余人次。
  提升服务水平
  亨通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志国告诉记者,为了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保障居民顺利借阅图书的基础上,分馆还以图书馆为阵地,筹建协会、联合会,并举行猜灯谜、笔友会、就业培训等活动,很多居民也因此获益匪浅,与分馆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的马淑贵女士已经不记得自己在分馆读过多少本书了,从分馆刚刚建成开始,她就积极参加分馆针对还迁居民举办的就业培训,并因而找到了喜欢的工作。工作之余,分馆成了她最常来的地方。退休之后,有更多闲暇时间的她更是天天“泡”在分馆,与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成了“熟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马姐”。
  提高文化素养
  李志国介绍说,像马姐这样的情况在社区内十分常见,分馆在文化服务上的措施,使亨通花园社区的很多居民在由农业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过程中,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有很多人改变了以往喝酒、打牌的习惯。居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变化的同时,在生活习惯、文化素养上更是得到了提高。他说:“读书,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与社区图书分馆配套的,还有健身房、画室等文体设施,用来与图书分馆进行配合,使文化服务更全面、立体。亨通花园社区分馆负责人吴晓燕信心满满地表示,接下来社区分馆将尝试请专业教师来对社区居民,特别是学生,进行书画、音乐等方面的培训,使社区的文化服务更专业,更满足老百姓需求。


                                          2013.11.27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