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农村书店要姓“农”


 

  经过几天的盘货、休整,这个周末武清区新华书店再次开始营业。早上开门之前,已经有十几个人守在了书店门口。在基层实体书店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武清区新华书店却显现出另一番景象。
  8点开门后, 好几个人径直走向营业厅专门设置的“服务三农”专柜,在这里,他们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农村书店一定要姓‘农’。”武清区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经理李英杰说。 她向记者介绍, 在目前全国图书市场都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武清区新华书店的营销业绩却在连年增长,这与其努力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是分不开的。通过服务基层,武清区新华书店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之间找到了一条“双赢”的道路。
  李英杰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年前,大黄堡乡由于水域面积大,很多人搞起了养殖业。宋宝云家便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但由于多年来她对专业养殖技术了解不多,“靠天收”一直是宋女士发展养殖的一个常态。虽然遇丰年常有盈余,但碰到病死、减产等问题也总让宋女士困扰不堪。当时武清区新华书店已经开展图书下乡活动,将书摊摆到了乡里,宋宝云专门从村里骑了半天自行车赶来。当得知宋宝云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特别为她精选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图书并送货上门,让宋宝云非常感动。通过与宋宝云的沟通,新华书店也了解到了更多农民对于图书的需求。如今,新华书店已扶持了2000余个重点读者联系户和4个大型种植养殖基地,并力图以点带面,引导农村读者的阅读, 书店也因此提高了自己的销售业绩。截至目前,农技类图书的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40多万元。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所需,武清区新华书店还组建了市场信息部,及时了解农村图书市场行情,同时与多家大型出版物批销中心建立业务联系, 开辟进货渠道,确保农技图书、 新农村建设政策类读物的及时到位、及时更新。今年,他们就组织了8000多个新品种、25万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在此基础上,新华书店还积极挖掘“校园经济”潜能,认真做好校园图书的流动供应,经常到各校举办图书展销,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购书难的问题。


                                         2013.11.26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