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6日)的津城依旧是“秋老虎”笼罩,酷暑难耐,闷热无比。下午3点多,天气正是闷热的时候,中华剧院台前、台后却已随处可见乐队、舞美、道具等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是举行“梅花奖30周年晚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这台晚会在演奏、舞美、音效等方面更好地展示,他们不顾高温炎热,早早来到剧院,恪尽职守。虽然剧场内有冷气,但汗珠依然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来。
4点一过,舞台上阵阵乐声传来,彩排开始。“话筒都没问题了吧?”“后边大提琴太大了,压低一点。”舞台调度认真地边听音效边指挥着。由于参与演出的演员多、剧种丰富,为了在乐队更换上节约时间,舞台左右都设置乐队席位。梆子剧团的乐师演奏完毕,走下台的同时就请评剧团的乐师坐到另一边的席位。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每个剧种的乐队人数都很多,但是每一项工作都有条不紊进行。
“梅花”们享受“群演”待遇,堪称是名角大聚会,20多位梅花奖得主哪个不是剧团里的台柱子?但此刻,大家在公共化妆间练唱、化妆、吃盒饭,虽然人很多,但相互理解,和谐谦让,对此,许多演员还十分开心地打趣:“这是京评梆话大聚会,平时哪有这样的机会,难得啊!”有的还忙里偷闲,招呼记者给他们照合影。
每位演员准备的都是拿手段子,为了让自己的唱段为演出添彩,有的端着盒饭研究一个小腔,有的还特意买了新化妆品,还风趣地说让这次演出为它剪彩。在后台云集的众星里,记者发现武丑石晓亮和武旦闫巍一反本工行当,练起《白毛女》中一段对唱,原来两人是怕不熟唱不好,而且为了不占用其他演员时间,在台上合了一遍后,又马上找后台僻静的地方练起来。离开演还有半个多小时,剧场外已是人头攒动,他们在兴致勃勃地议论着喜爱的“角儿”……
2013.08.18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