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全品类收藏相关用具 全方位展现天津农耕特点
津南藏家欲建农具民俗博物馆

 

  收藏界里喜欢青花瓷、名人字画的甚多,而津南区北闸口镇的刘长利却喜爱收藏农具、民俗生活用品。在千余件藏品中,多数是清末民国时期的农具、生活用具,价值从百元到万余元不等。津南区文化馆相关人士在考察其藏品后,认为其收藏的农具对天津甚至北方农耕文化研究都有很高的价值。未来可能协助刘长利对藏品分类并进行展出。而刘长利本人欲打造自己的农具民俗博物馆。
  从清末民国至现代的农具几乎齐了
  清末民国时期到上世纪50年代前后的农耕用品,刘长利几乎搜集齐了。走进他藏馆的院子,地上摆满了铡刀、水车、石磙等各式农具。在博物馆门口一排长约10余米高三层的“斗墙”,更吸引了大家的视线。这里由101只计量用的斗组成,之前都是用于量取谷物。“未来我要再凑上7只,凑齐108只斗。”刘长利介绍,他对称量用具很感兴趣,除了这些斗,还搜集了42杆各式的秤。它们既包括最多能称500斤、需要5个人一起用的大杆秤,也有仅能称几钱甚至几分重的各类戥子秤。藏品中,在数量上取胜的还有扁担和木叉、木锨。他收藏的66根扁担形状类似,但功能迥异,有担水、担粮等农用的,还有供皮匠、小炉匠等匠人使用的商用扁担。“这些藏品中以农具最成系统,从播种、浇灌到收获,再到称量销售的农用工具基本都齐了。”
  除了农具,民俗生活用品也不在少数。大到类似《大宅门》里的轿式马车、古装剧中实木大床、镂空门板,小到首饰盒、壶围、钟表,甚至还有西洋的留声机等等。
  藏品千余件却并不了解背后意义
  与记者一同“探访”刘长利藏馆的,还有津南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组长、民俗专家刘国华及民俗作家韩永礼、王振森。犁、耙、水车、石磙、木质鼓风机、木叉……这些农耕用品,让三位七旬老翁感叹又回到了童年。
  虽然刘长利搜集的农具、民俗藏品多达千余件,但并非每件都详细知道用途和历史意义。“这个鼓风机是把碾过的稻子与皮分离,从这里放进去,这里出来。”刘国华向记者和刘长利介绍着一件件农具的准确名称、 使用方法, 以及很多农具背后的故事。“水车就有很多种, 不同于南方的脚踏水车, 他这里有手摇车、扳车、龙骨水车等等,但都属于天津本地灌溉使用的。”刘国华说,小站稻闻名的原因其中就有使用运河水浇灌,这些水车一定程度上也是小站稻种植过程的史料。而全品类的农耕用品,更能全方位地展现津南区甚至天津农耕的特点。
  不过刘国华也表示, 由于藏品过多且种类纷繁, 在展出前还需要系统梳理。“这里至少可以梳理出,农耕用品、生活用品、贸易交通用品等多个种类。”刘国华说,作为系统展示,藏品还需要具有单个说明。藏馆所在的津南区北闸口镇文化站也表示,将积极配合藏品布展,希望不久后这些农具、民俗用品得以对外展出。“通过农耕用品的展示,将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津南农民耕种的场面,也有利于对城市化后没见过农耕的孩子们进行教育。”刘国华说。


                                         2013.08.07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