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市和平区:以文化凝聚人心

 

  主要创建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投资3亿元,建设了1.3万平方米的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津湾广场、中国金融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目前,全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近100处。全区所有街道文化站均超过500平方米,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基本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均配备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日趋均等化。成立“圆梦·爱心艺术学校”, 免费为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进行艺术培训;成立“心目影院”,定期为盲人放映讲解电影;搭建残疾人才艺展示和就业平台,开展葫芦烙画、手工编织等特色活动。
  ●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加。 坚持每年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不低于上年度财政支出的1%, 2009年为2400万元,2012年达到6512万元。
  ●文化供给方式多元化。全区每年开展各类公益演出、免费电影、知识讲座和艺术展览等惠民活动近1000场,惠及群众达100万人次;培育了“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枫叶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法绘画艺术大赛等十大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力和辐射力;建立了集信息共享、文化交流和群众互动于一体的“和平区数字文化网”,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数字文化服务。
  ●社区文化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和平区是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经过24年的发展,全区志愿者已达7.9万人,其中文化志愿者近万人,每年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达3000余场次。
  创建亮点选评
  和平区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较好,多年来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并针对辖区面积不大的特点,不断挖掘空间潜力、加强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
  首创楼门文化,构建和谐社区。楼门文化起源于1990年代 ,居民利用自身文化特长,装饰美化楼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文化部门引导推广, 建成艺术、科普等特色楼门3000余个, 有“楼门似客厅,文化聚人心”的效果,成为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和构建和谐社区的支点。
  编制文化地图,便利服务公众。分年度编印发放《天津市和平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资源地图》和《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地图》,提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文化组织与活动的时间地点、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为公众参与或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
  “见缝插针”建阵地,挖掘潜力办文化。克服核心城区空间狭小的局限,积极挖掘潜力,精细化、集约化利用现有空间和设施资源,面向基层开展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
  意见反馈表民意,改进服务很及时。从2007年至今,通过建立居民意见反馈卡,群众随时表达文化需求并对社区文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文化工作者及时将结果反馈群众,推动和改进了社区文化工作。

                                      2013.07.14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