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值此,由天津市文物局、红桥区人民政府、每日新报和天津网联合主办的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牌仪式在红桥区三岔河口思源广场举行。 历时7天的“津沽运河行”运河申遗骑行宣传活动,及支持中国大运河申遗万人签名活动也在这一天正式收官。
昨天上午9时左右,“津沽运河行”三路骑行队员就已经汇聚到三岔河口思源广场,准备参加“保护运河遗产 传承天津文脉”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9:30,活动开始,三支骑行队伍向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回了队旗、签名旗及骑行活动音像资料等考察成果。此次活动历时7天,穿越11个区县,途经村镇上百个,发放保护运河宣传材料5000余份,征集保护运河签名近7000个,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并对运河沿线有代表性的35处文物点进行了考察。
参与此次骑行活动的,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夕阳红骑行队的队员,年龄跨度近50岁。其中,不少夕阳红队员就是运河边的原住民。57岁的李秀英就在三岔河口附近出生长大,她说,从小就看着运河边的纤夫长大,对运河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对于运河的历史,却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次骑行活动,不仅了解了很多运河文化,也了解到了申遗的重要性,”感觉和运河的感情更近了。
负责此次“津沽运河行”骑行宣传活动具体实施的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负责人梅鹏云表示,这个历时7天的骑行宣传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考察……多种形式,真正深入到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中,时间长、范围广,而且互动性强”。
此外,在活动中,相关部门领导还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区县授牌。本市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3处,涉及8个区县。
2013.06.09
(新闻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