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歌剧为城市艺术注入生机——写在《叶甫根尼·奥涅金》演出之后

 

  对许多天津的歌剧迷来说,今年的“五一”假期与往年是不同的。以前,为了能在小长假期间过一过戏瘾,他们中不少人都选择跑到北京、上海等地现场观看歌剧。今年,随着天津大剧院打造“有歌剧的城市”计划的进行,“五一”期间,著名的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被引入天津, 带来了原汁原味的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虽然天津大剧院的歌剧计划只进行到九分之二,但歌剧这颗“音乐皇冠上的明珠”已在悄然间带给了天津变化。
  本市市民杨颖是一位文艺爱好者,虽然此前也看过不少演出,但杨颖一直遗憾没能在家门口看到原汁原味的古典歌剧。今年年初,大剧院推出“有歌剧的城市”计划,着实令他兴奋了一阵。 4月看完了《托斯卡》,他又趁“五一”假期看了《叶甫根尼·奥涅金》。他向记者感叹道:“能现场感受歌剧,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我一直有为天津各类演出剪报的习惯,现在加上歌剧,咱们天津的文艺也圆满了。”在近几天的演出现场,记者也同样见到许多同杨颖一样的熟悉面孔,歌剧渐渐成了天津乐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更有越来越多陌生的面孔走进大剧院看歌剧,首次感受歌剧的市民齐先生意犹未尽地对记者说:“花一场演出的时间,就同时享受了交响乐、戏剧、声乐、舞蹈等多个艺术种类,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两场歌剧演出期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大剧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观众。不但在剧场内可以遇到来自北京、山东、上海等地的观众,微博上也有越来越多外地观众讨论起大剧院的歌剧。北京网友“曼诗3988”在观看《叶甫根尼·奥涅金》后发微博感叹:“今晚的歌剧,给咱震住了,太棒了,独唱合唱乐队皆一流。”众多业内人士也从五湖四海赶到了天津,《音乐周报》总编辑白宙伟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去年曾以‘天津大剧院横空出世或将改变国内演出市场格局’为题对天津大剧院做了报道。 现在看来,虽然在前进路中仍有不少困难,但这个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以前是天津观众跑到北京看歌剧,现在北京观众开始跑到天津看歌剧。”他进一步提道:“天津在歌剧事业上方兴未艾,但实际上现在全国对歌剧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歌剧在中国是有基础的,今后我们应为歌剧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歌剧艺术的潜在观众就将如矿藏一样逐渐被挖掘出来。”
  在国际上,歌剧被看作是衡量一座大都市的文化标尺。 4月28日在天津大剧院举行音乐会的英国管风琴演奏家柯林·安德鲁斯, 就特地在天津逗留了多天,观看了5月1日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昨天也来到天津看演出,他对本报记者说:“虽然歌剧仍是相对小众的艺术,但不能因为小众就不做,因为歌剧不但代表着大都市的文化水准,也能切实为市民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他告诉记者:“做歌剧永远是赔钱的,但他带来的无形资产却是无法估量的。在上海大剧院开幕之初,看歌剧的都是固定一批处于较高阶层的中老年观众,现在我们自己结合时代和地区特色做歌剧,已经培养起一批批年轻观众。 天津今年做9部歌剧,未来也是很有希望的。一座剧院的歌剧不仅仅只是商业演出,它更重要的是承担着艺术普及的重任。”

                                       2013.05.0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