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说月报》《天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媒体时代文学期刊阅读论坛”4月20日在海口举行。 著名作家韩少功、海南师大教授单正平、海南省作协主席邢孔建以及主办方负责人和读者出席论坛。
刚刚在本届书博会推出最新长篇小说《日月书》的韩少功在主旨发言中说,中国拥有众多的文学期刊,改革开放的高峰期曾达到500种左右,这在外国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外国人搞创作,多是直接写成长篇小说,或者把写好的短中篇作品辑成集子,交由出版商发表,不可能像中国作家一样,也没有条件像中国作家这样,先把作品拿到杂志发表,然后再出书。因此,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作家是十分幸福的。可以说,在一个时期中国的文学期刊也培养了众多的作家,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但从目前来讲文学期刊的确面临着很多变化和困境,省一级文学期刊能发行在万册以上的已是非常难见, 但我们仍应该对办好刊物充满信心。 韩少功还说,现在的图书出版流行单本核算制,即有利润的就出版,没利润的就不出版,这让人感到很恐怖,也使文化受到极大威胁。而期刊却有它的独特性和长处,因为它采用的是打包和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分散了市场压力,因此文学期刊还是有希望的。
《小说月报》主编马津海说, 今年4月,是《小说月报》出刊第400期,从1980年创刊到现在,总发量已达1亿5千万册,在全国没有第二家。但目前杂志的期发量也在下降,有人讲,这是读者与期刊一起老去了。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调整期刊的内容,用年轻作家的作品去培育年轻读者,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2013.04.21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