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社区雅韵声声扬
——咨询委老艺术家小花玉兰与社区戏迷互动侧记

   
 

  尽管早春还有阵阵的寒意,但抵挡不住戏迷们的特有的热情。4月16日上午,本市河西区双山新苑一居民楼里,传出板胡、二胡悠扬的韵律,近10位评剧戏迷随着小乐队,认真演唱,一曲唱罢,掌声四起,这是咨询委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花玉兰走进社区,与戏迷们互动的场面。
  小花玉兰,原名陈佩华,是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戏剧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出生在梨园世家,八岁开始登台,她演唱风格委婉细腻、华丽柔美,唱做念舞规范考究,尤以扮演端庄秀丽、文雅大方的闺门旦角色最为擅长,代表剧目《牛郎织女》、《拜月记》、《吕布与貂蝉》、《凤还巢》、《奇双会》等,几十年久演不衰,脍炙人口,成为天津评剧的经典剧目,是观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家。
  已是80岁的小花玉兰十几年前离开舞台后,但她却始终心系舞台、情系观众,她积极培养评剧新人,热心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多次在全国和地方各种文艺比赛中担任评委等职务。由于她表演经验丰富,艺术造诣深厚,又深谙戏曲理论,向她求艺的人络绎不绝,不论是专业演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凡是来向她学戏的都一律热情接待,这次欣然接受戏迷的邀请,不顾年老体弱,来到河西小海地社区与戏迷们互动。
  戏迷杨菊华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痴迷于小花玉兰的《凤还巢》,为了过足戏瘾,她特地将自己的一套单元房装修一新,每周组织一次当地戏迷聚会,家务之外,戏不离口,几年来,十多个唱段烂熟于心,这次为自己崇拜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献上了《洞房》、《偷觑》、《鸳鸯被》等唱段,她唱腔韵味浓,吐字清晰,真假声结合得当,颇有小花玉兰的韵味,每段唱罢,小花玉兰老师都含笑鼓掌,并针对几处行腔细节认真指点示范;曾获得天津市评剧票友业余组冠军的戏迷郑姐是评剧新派的痴迷者,二十几年前就多次到全国各地参演参赛,这次为小花玉兰老师汇报了自己的拿手唱段《我的爹他不该包办婚姻》,唯妙唯俏的演唱活脱脱一个“小新凤霞”, 小花玉兰老师对她的演唱赞不绝口 ,兴之所致,为大家演唱了评剧《宝龙山》、《拜月》等经典唱段,她的嗓音依然甜美细腻,韵味绵长,戏迷们听的如醉如痴。几位业余琴师也得到小花玉兰的悉心指点。几个小时的聚会后,戏迷们仍依依不舍,小花玉兰激动的说:“今天我非常高兴认识了这么多的戏迷朋友,听了大家的演唱我更是非常欣慰,为评剧艺术的发展而欣慰,只有植根于群众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我希望以后多和戏迷在一起探讨评剧,把我所学、所会、所悟的艺术全部倾囊相授给喜欢评剧的朋友们”。

                                       2013.04.19
                                 (新闻来源: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