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4日)是传统的清明节,周邓纪念馆也迎来了大批市民瞻仰缅怀革命先辈。 其中,还有几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周秉宜、周秉建,侄子周秉钧也专程从北京赶来祭奠先人,表达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
一行人首先来到纪念馆大厅,在周恩来和邓颖超雕像前献花。随后,他们参观了纪念馆三楼展厅正在举办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图片展”。看着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映入眼帘,周秉德的思绪也被拉回到那个年代。 她看着一幅周总理与群众观看球赛的照片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希望大家不要悲伤地回忆,这样太消极了,要高兴地回忆周总理。”在开滦煤矿井下、在红旗轿车前……看着一张张周总理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合影,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好像不是西花厅,应该是颐和园照的。”“这是周总理与何厚铧的父亲何贤的合影。”“这事不是发生在西花厅,应该发生在路上。”……
在周邓纪念馆中按照原比例复建的中南海西花厅内,会议室里摆放的一件件桌椅又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他当时看的文件要这么高。” 周秉钧一边说着一边给大家比划起来。在会客厅里, 周秉钧回忆起了发生在这里的一件事,他说:“他(周恩来)当时穿了件睡衣,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然后抱着个膀子,来回走,他站起来我也跟着站起来了,周总理当时就开始说起我们的爷爷来,他说‘我对你们的爷爷一直抱着同情的心情,他为人老实,一辈子没做过坏事,一辈子做一个小职员,月薪没有超过20块钱。’第二次国共合作后,伯伯想请他过来,但我们的爷爷一直没过来,因为他要攒钱葬夫人,那个时候,真是难呐。”
在他们眼中,周总理不仅是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是可亲可敬的长辈。周秉钧告诉记者:“伯伯很有幽默感。我从小就有点驼背,伯伯发现之后就让我在吃完早餐的时候紧紧地站在旁边一人多高的柱子旁,想让我扳过来,但这个坏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所以很难纠正过来。后来我当飞行员,有一次回北京看他,旁边一个人就问我这个驼背是怎么回事,伯伯当场替我解释说他是当飞行员的, 需要背安全带和降落伞,这个驼背可能和职业有关系, 哈哈。”而在周秉宜的记忆中,伯伯则是“严慈相济”:“伯伯对我们管的比较严。有一次,我想听他给大学毕业生做的一个报告,在一个体育场里,我和他说想去听一听,他当时就说,因为你不是应届毕业生,我是给今年的毕业生作报告,所以你不能去听。你不能跟别人不一样,不能搞特殊。但他也尊重我的要求,随后又说,你明年就能去了,给了我一个回转的余地。”
说起周总理,周秉建最深的印象就是“忙”:“他老人家非常忙,很少有时间跟孩子们一起玩儿,很多人问我怎么回忆的事情全是发生在吃饭时,因为只有在吃饭时他才有一点点自己的私人时间,所以我们这些晚辈只有在这有限的吃饭时间里听他老人家的教诲, 他其余的时间全用在工作上了。”留给周秉德印象最深的则是周总理忘我工作、 甘于奉献的精神:“甘于奉献,周总理一生都是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在他病重的时候每天还要工作12个小时,到1975年5月时,他已经很瘦了,体重只有61斤,当时有个罗马尼亚的访问团想见他,周总理还是坚持亲自接见了他们。”
2013.04.07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