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蓟县山乡里的唱戏人——记者随市评剧院三团春节送戏下乡亲历记

 

  过大年,唱大戏。蛇年新春期间,能在家门口看上一出精彩的大戏,是蓟县山乡里老百姓最期盼、最开心的事。而在众位乡亲们享受的时刻,却也是天津评剧院三团(原蓟县评剧团)走村串镇忙着演出最辛苦的时候。
  “又是这大篷车陪我们过年咧。” 大年初八一早,剧团团长、对外业务负责人、 团里当家老生王秋明就带着大家伙将铺盖、服装等搬上车。见到我们,王秋明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边忙乎着边气喘吁吁地说,这大篷车,跑起来是拉行李、道具的一把好手,到了演出场地,支起来又是一个小舞台,自从添置了这家伙,下乡演出跑得更欢了,过年期间演出任务重,奔赴平谷之后,紧接着就是回到天津武清区演出,所以必须见缝插针抓时间作准备,决不能耽误乡亲们看戏。
  已过晌午,王秋明简单吃了些青菜与面食,原来他患上带状疱疹,医生嘱咐饮食要清淡,而且不能太累,但是没有演出任务的王秋明顾不得休息就忙着帮演员化妆,他是扮戏好手,麻利地取出粉、油彩、眉笔等一件件化妆所需之物,打底、画眉、勒头……一个个步骤迅速且有序,不一会儿,《茶瓶记》中的小丫环春红就站在了记者面前,随之,刚才指挥着大伙搬行李、匆忙中扒拉两口饭菜、带病仍坚持工作的王秋明又跑去检查音响了。
  开戏了,台下座无虚席,十分火爆,可后台身着单薄戏服的演员们却不时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们仍卖力演出,精彩表现赢得了满堂喝彩。站在台口的王秋明表情认真地说:“我们的演出环境不像城市里的大剧场那样优越,经常是室外演出,特别是冬季天冷风大,但不能因此就降低演出质量,再苦再难也要以饱满精神亮相在舞台上,这才对得起每一位父老乡亲。”
  晚场的演出是剧团新近增加的歌舞节目,这是为了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剧团软实力而精心排演的。说起这颇具特色的歌舞节目,身为团长的王秋明仿佛又忘了疲惫与病痛,兴奋地说:“相比戏曲,歌舞类节目受众面更宽,恰巧剧团里有些搞歌舞专业的演员,于是我们就开创了新节目,戏曲、歌舞两条腿走路,老百姓享受了,我们就高兴了。”
  今年从大年初三开始,他们每天在蓟县演出的剧目共有《花为媒》《秦香莲》《茶瓶记》等30多出大戏;每次演出,他们都是列出戏单让老百姓点戏,演乡亲们喜闻乐见的戏。他们多年来坚持服务“三农”,常年为乡亲们送戏上门,平均每年演出300余场,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乡亲们热情地称他们是“咱们的庄户剧团”。
  剧团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张张获奖证书,还有老乡们自发送来的一面面锦旗,讲述着这个庄户剧团踩着山路送戏上门的一件件故事,王秋明激动地说,听着乡亲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唤着我们,值了!
  晚场快散了,王秋明又出现在演出现场,因为他得清点人数,亲眼看着把刚刚用完的演出道具一一搬上大篷车。因为明天一早他们又要出发,到河北遵化演几出大戏呢。

                                         2013.02.20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