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周六)上午9时30分,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第一百九十二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市发展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市舞蹈家协会会员高惠军主讲。
高惠军先生,1952年生,天津市发展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市舞蹈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研究馆员。他长期从事专业和群众业余舞蹈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先后数十次参加市级以上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并担任导演、编导,以及策划、组织工作。先后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文集中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正式出版的书籍有《生命的律动·舞蹈》、《艺海风景线·舞蹈篇》、《中国酒文化大观·舞蹈与美酒》等。本人专著《舞苑之约——儿童舞蹈通论》为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现协同天津市发展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同仁,正在进行《天津舞蹈发展史话》的研究与写作。
天津皇会原称“娘娘会”或“天后圣会”,民间口传源于元明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清康熙四年(1665年)始,后更名为“皇会”流传至今。 天津皇会是旧时天津民间极为隆重的民俗活动。它最初仅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而在其诞辰吉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所举行的庆典仪式。
天津皇会的会档(种类)分为三类:一是服务性质的,如扫殿会、净街会、请驾会、梅汤会等。二是仪仗性质的会,如门幡会、太狮会、广照会、宝鼎会、接香会、日罩会、灯罩会、銮驾会、华辇会、护驾会、灯亭会、鲜花会等。三是以各类乡村民间花会为基础的表演,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皇会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杠箱、鲜花、法鼓、门幡、秧歌、提炉灯、大乐、高跷等40多种。可谓“百戏云集”。
训谰多彩的天津皇会折射出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皇会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精神风貌;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上午11点30分,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2012.12.10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