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周六)上午9时30分, 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非遗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第一百九十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天津电视台《中华大戏院》栏目编导蔡润主讲。
蔡润,现为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戏曲导演学硕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戏剧家协会会员、剧院艺术室主任、天津电视台《中华大戏院》栏目编导。
蔡润自1972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河北梆子班,专功刀马、青衣行当。师从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宝珠钻、梁蕊兰等,学习并主演了《渡口》、《红灯记》、《龙江颂》、《洪湖赤卫队》等多出剧目。
1977年进入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工作, 先后导演和复排了 《兰梅记》、《窦娥冤》、《合凤裙》、《豆汁记》、《坐楼杀惜》、 《李慧娘》、《哑女告状》、《双官诰》、《画皮》、 《同根异果》、《三个女人一台戏》(副导演、简版导演)、《八月十五月儿圆》(副导演)等多台剧目。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用梆子加强节奏得名。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唱词以“三三四”十字和“二二三”七字句居多,偶亦有五字、六字及多字句。虽词上下句的尾字,通常中同辙不同声,多是上仄下平。在一大段唱词里,中间变换辙韵的情形偶然也有,但不多见。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伴奏人物舞蹈动作。河北梆子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多为河北地方口语,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伴奏铿锵有力。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净、丑四行。此外,河北梆子在剧目唱腔伴奏等方面曾给北路梆子、老调梆子、评剧以一定影响。
上午11点30分,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2.11.29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