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城市书吧”成天津社区多功能文化休闲场所

 

  以往在高级会所才能寻觅到的读书场所“书吧”,如今却能在小小的社区内得到实现。在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城市书吧”作为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多功能文化休闲场所,成为社区里不可或缺的文化风景。
  图书更新讲速度
  “莫言”就在家门口
  在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居委会二楼,有一处别有风味的社区“城市书吧”,近三千本种类丰富的书籍以及《三联周刊》、《心理月刊》 及各类时尚杂志也都能在这里找到。谊景村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吴振卿向记者介绍说,“城市书吧”从筹备到建成,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至今已经在谊景村及周边社区居民当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很多居民慕名而来。
  “名字洋气内容也洋气。”社区居民李阿姨的这一席话让人印象颇为深刻。而说到这“洋气”的内容,李阿姨更是如数家珍。
  “先说这图书的种类吧,以前我们社区阅览室里就收藏了不少书,大多数是居民捐赠的,以前在活动室里活动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所以书籍以政治、历史、养生类居多。改造成“书吧”后,活动室成了小型图书馆,政府还联合实体书店增添了新书推荐和图书漂流。别看是小小的社区书吧,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大伙儿都花了不少心思。有了新鲜血液的输入,年轻人和孩子们也都愿意来看看。”李阿姨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谊景村“城市书吧”创建之初,有关部门就为避免社区“书吧”可能存在的内容陈旧、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了规划。 按照规定,每个“书吧”必须配备不少于2000种的各类图书杂志。 图书的来源也要分为三类,除居民自愿捐赠外,图书馆的“图书漂流”活动也会为“书吧”定期免费更换。另外,在标签为“最新推荐”的一侧书架上,各出版社的最新图书可供居民按优惠折扣购买。
  采访当天正值谊景村“书吧”的开放日,在“书吧”大厅里,记者偶遇了前来查阅资料的居民高大爷。他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儿想在天气变冷之前到城郊的景点走一走, 但是要先到“书吧”来翻翻出行指导方面的书才能放心安排。 “社区‘书吧’不就是咱们家门口的‘私人书房’嘛,在这看书就是方便。”
  居民李阿姨还告诉记者,自己的孙女前几天也来过“书吧”,直夸这儿的书与时俱进更新快,“前不久作家莫言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丰乳肥臀》、《檀香刑》就摆上了‘新书推荐’,这些书在外面都不好买了,咱社区里都有!”李阿姨自豪地说。
  电脑笔墨这里全 老人儿童都喜欢
  可别小看这社区里的小小“书吧”, 虽然不及专业图书馆硬件完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吧”规划的其他三个活动区域更是各有特色:少儿书吧、电子书吧、文化沙龙。“城市书吧”不仅仅作为一个读书的地方,而是为居民打造出了一处集书籍阅读、视听欣赏、信息交流的社区文化休闲场所。
  跟随李阿姨的脚步,记者先后参观了这三个被专门划分出来的活动区域。文化沙龙平日是社区老年人练习、交流书法绘画作品的场地,一张大书画案上陈列了笔、墨、纸、砚、笔筒、笔架、笔洗、镇纸等多种书画用具,墙上更有居民自己的作品装饰,为“书吧”平添了许多文化韵味。
  随后,李阿姨带记者走进旁边的电子书吧,说起这电子书吧,可是谊景村“书吧”里的一个特色。李阿姨说:“以往社区里的电子阅览室和在家里上网其实没什么不同,可在‘书吧’,新配置的三台电脑除了能够供居民上网外,技术人员更是给居民直接连接了图书馆网页,实现真正的电子阅览。现在年轻人都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咱这儿还能无线上网,还真有不少年轻人来。”
  为配合电子书吧的开放,让电子阅览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社区还专门组织开展了电脑技术普及课程。居委会主任吴振卿介绍说:“社区里藏龙卧虎,我们就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谋点福利。”居民王大娘的儿子在国外,在没接触电脑之前,打电话几乎成为母子二人沟通联系的唯一方式。 电子书吧让王大娘学会了上网,“现在隔三差五能和儿子在网上聊天, 还能视频,社区帮我实现了愿望,真是没想到。”王大娘说。
  少儿书吧墙体被粉刷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书架上陈列的则全都是图文并茂的少儿读物,桌椅板凳亦都是根据儿童的身量配备。居委会主任吴振卿告诉记者,“书吧”成立时间不长,现在孩子们都在上学,但是已经可以想象出下个假期孩子们在这里活动的场景,“到时这里一定最受孩子们欢迎。”
  “城市书吧” 需要更多志愿者
  目前,谊景村“书吧”每周二、周五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其日常管理工作全部由本社区志愿者承担,从制作借书证、借阅记录,到设备的维护维修,这些志愿者配合辖区居委会、街道,为小小社区营造了一缕书香。
  但是“城市书吧”想要更好的发展,仍然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现在负责“城市书吧”日常卫生清理、图书借阅管理等工作的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四五名常年担任此工作的老年志愿者,但是居委会本身人员有限,还都各自承担着其他工作,志愿者也普遍年龄偏大,如果能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或者更多志愿服务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城市书吧”的明天会更好。
  据了解,继友谊路街谊景村“书吧”建成之后,下瓦房街富裕广场、东海街汉江里“书吧”也将陆续建设完成,不日将和居民见面。

                                         2012.11.04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