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追思缅怀俄罗斯汉学家
李福清学术研讨会召开

 

  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李福清中国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昨天上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幕。此次研讨会自去年开始筹划,冯骥才一年前就开始主编《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和《年画研究》李福清研究专号,而当研讨会即将举办之时,李福清先生因病于10月3日去世, 享年80岁。噩耗传来,学界为之悲痛,决定研讨会继续召开,以追思缅怀这位国际著名的汉学家。据悉,来自中俄20余位专家、学者将在两天的时间内,共同探讨李福清的学术成就和俄罗斯的汉学传统。
  李福清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汉学家,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古典小说、中国民间年画、中俄文化交流史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迄今已用俄、中、日、韩、英、德、越等国文字发表作品200余篇。此外,他还曾翻译了包括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多部中国小说。2003年李福清先生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莫斯科向他颁发了“中国语言文化贡献奖”。
  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深情回顾了和李福清30多年的交往,他认为李福清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辞世是中俄两国学界共同的损失,希望年轻学者继往开来为加强中俄文化交流做出努力。冯骥才说:“李福清曾作为唯一外籍委员积极参加由我主持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编写《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为了主编这本书,他在3年间跑遍俄罗斯20多个博物馆, 翻遍馆藏中国年画的珍品,而且对这些年画进行了精确的断代、筛选、注释。特别是作为《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的顾问,他还写下8万字的长文, 研究俄藏中国木版年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对中国文化真诚的热爱,是一位纯正的学者,值得中国学术界学习。”
  此外,俄罗斯驻华公使陶米恒、俄罗斯科学院科罗博娃、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等海内外来宾纷纷到会,共同追忆了李福清先生。

                                         2012.10.21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