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培养浓厚的文博乐趣,通过寓教于乐的讲座了解天津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激发热爱家乡之情,由天津市文物局主办,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天津文庙博物馆联合承办了“津门谈古”文博系列公益讲座。讲座每月一期,现已推出八讲,讲座内容丰富精彩,通俗易懂,图文实物相结合,市民普遍反映公益讲座太好了,太精彩了,听完一讲还想听下一讲,希望这样的公益讲座坚持办下去,办成天津文化的知名品牌。
今年以来,天津市文物局依托地方文化,坚持走文物普及之路,深入培植市民珍惜文物、保护文物的文化意识,以及知我天津、 爱我家乡的深厚情感,陆续推出专题讲座, 是一次文博知识与市民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积极探索,既普及推广了文博知识,又增强了市民爱国爱家乡的真实情感,同时也提升了市民文化品位,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为开展好讲座活动,市文物局、市文物管理中心、天津文庙博物馆精心策划,巧妙安排,在选配师资上注意主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力求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博学多才、亲切包容。为此,积极整合本市文博界内外学术人才资源,荟集本市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并特邀天津民俗专家罗澍伟先生、收藏家章用秀先生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人,既讲求名人效应,又兼顾百姓理解消化能力,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讲座照顾市民的不同文化需求,系列主题内容丰富。围绕天津民风民俗、文化遗产、博物馆知识、文物鉴赏等四大主题, 目前已设计了《龙年吉祥—春节风俗漫话》、 《天津博物馆藏宝赏析》、《国学与儒学》、《天津的园林古迹》、《书画鉴赏与收藏》、《张大千的艺术人生》、《怎样鉴定古代瓷器》、《宝玉石鉴赏》8场系列讲座。 讲座结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传统节令等相关节日,以及运用实物比对、多媒体演示等形象化教学方法,加深了听众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市民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场面活跃,印象深刻。市民普遍反映讲得好,记得住,真解渴,还想听。讲座还吸引了众多的年轻市民和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的师生,他们把这个系列讲座当成充实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
为了继续做好后几期的公益讲座,天津市文物局以“问卷调查”、留言簿和网络渠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从中了解到市民的需求和想法,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创新讲座内容和形式,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津文化,了解天津历史。
“津门谈古”这个面向社会的文博系列公益讲座,已经得到了津门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可,天津市文物局明年将继续抓好文物知识普及工作,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把这种公益性的文化讲座举办下去,使公益讲座真正成为津门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力求办成天津的文化品牌。
2012.08.31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