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打造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体系 为百姓创造更好生活空间

 

  今年以来,天津文化中心、海河教育园体育馆、河东体育健身园等一大批文体设施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本市正在努力构建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体系已初具规模。
  上午10点,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在本市首个体育公园——河东体育健身园内仍然聚集着众多体育爱好者。市民赵大爷正在刚刚铺好的1000米塑胶跑道上健步行走,满头大汗的赵大爷对这个公园的建设十分满意。
  录音:这里的居民区这么多,没有一个,原来是大土堆,现在建成这种情况多好。这场馆建起来,篮球馆、羽毛球馆都挺好、太棒了,有老年人去的地方,青年人也可以活动,另外还有些健康常识,都挺好的。
  于本月初正式开园的河东体育健身园位于卫昆桥下,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多人健身,辐射太阳城、万新村两大居民社区, 使20万居民受益。 河东区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园林建设科科长刘晓卫告诉记者,公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体育健身”:
  录音:这里边设置了健身步道、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太极广场、都是按照正式比赛场地去做的。还有轮滑区、儿童游艺区、中,老年器械区,挺全面的,有些器械都属于最新的。
  崭新的设施设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高规格的维护管理,本市正在以这样的要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在本市最大的城市会客厅——天津文化中心内,记者不仅看到了设计完美、 功能完善的各类文化场馆,更看到精心细致、无缝衔接的“星级管理”体系。文化中心综合协调科科长王首榕介绍说:
  录音:把整个文化中心分成五个网格区域,按照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不同区域工作重点,办公室监督管控科负责对五个网格的全面监督和管控。现在我们整个文化中心有地上近100台监控摄像头,地下有400多个摄像头,对整个文化中心进行无盲区的全覆盖,随时随地监管,保证文化中心能够达到五星级的管理标准。
  根据正在公示的《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本市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到2015年,本市将形成各区县均有一场一池一馆的格局,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将占全市人口的40%以上。市规划局副局长李春梅表示:
  (录音:我们编制了一系列规划,特别是文化体育,大的市一级的、区一级的文化体育设施都已经从规划安排,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剧院,都在逐步实施。我们这次就是专门在社区级,社区文化设施、文化站。分级的,功能、内容上是不同的,规模也不同,满足老百姓不同的需求。)

                                          2012.08.28
                                       (新闻来源:天津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