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汉沽飞镲流传百余年 各街镇均有飞镲队

 

  从清朝光绪初年,渤海岸边汉沽地区就流行着飞镲表演,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已成为集音乐、舞蹈、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并形成了边演奏边飞舞的表演风格。2008年6月,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传统民间音乐项——锣鼓艺术类首位。目前,汉沽各街镇有飞镲队10余支,固定队员430余人,上至80岁老人,下至10岁孩童,人人都能“飞”两手。
  记者见到了51岁的汉沽飞镲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飞镲龙狮艺术团团长崔宝宾,他正在茶淀中学义务辅导孩子们练飞镲。崔宝宾告诉记者,汉沽飞镲起源于汉沽沿海区域一种古老的习俗。鼓和镲是作为渔家的劳动工具被搬到船上的,引诱鱼群,通报渔讯,便要打镲击鼓;满载而归,喜庆相贺,更是鼓镲齐鸣,当地人将渔家的这一习俗称之为“打喜”,其在清代中晚期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崔宝宾说,汉沽人特别喜爱飞镲,尤其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沿海10多个渔村,村村有飞镲队。汉沽飞镲的伴奏乐器一般是一面大鼓,2至4对大铙, 乐手与舞者都是头扎彩巾,额系绸带,宽袖武靴, 伴奏鼓乐因表演情境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套路曲牌。“飞镲表演者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弓背欠腰的武术功底,讲究手、眼、身、步的密切配合,方可达到协调和统一。”崔宝宾说,冀东沿海地区民众防身健体多习形意拳,飞镲舞者又往往是习武的壮汉,因此自然要以镲为兵,化武为镲,比如,飞镲表演中缠头裹脑、步态身法的应用,都尽显出武术的意态。
  由于各种原因,会表演飞镲的年轻人一度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技艺处于失传的边缘。为此,汉沽文化部门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认定和命名了若干传承人,建立汉沽飞镲基金会,并在中小学开展飞镲兴趣班,使汉沽飞镲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现在,汉沽有10多支专业飞镲队常年活跃在社区、镇村,注册的习练者就有430余人。从小学生到驻汉官兵,从农家女到大学生,他们都在击鼓起舞中感受着地域文化的魅力,收获着快乐。

                                            2012.08.16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