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174讲开讲

   
   
 

  2012年7月29日(周日)上午9时30分,由天津图书馆举办的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一百七十四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讲师李杭春主讲。
  李杭春,女,199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学术兼职:浙江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浙江文学学会电视艺术分会副秘书长。主要著作有:编著《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副主编有:《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2006年完成《郁达夫研究资料索引(1915-2005)》和《中外郁达夫研究文选》的编选,继之承担新版全集《小说》、《散文》、《游记自传》、《日记》、《书信》、《杂文》、《译文》等卷的主要编校工作和全集出版的统筹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小说、影视叙事研究和浙籍现代作家研究。
  本期讲座李老师主要讲述了郁达夫与北京的不解之缘以及与挚友鲁迅之间深厚的情谊。郁达夫生在富阳,长在江南,出生地文化带给他的除了清瘦的身量、 苍白的容颜,还有与生俱来的细腻、敏锐和多愁善感,他爱读书, 爱做诗,爱江山,爱美人,具备一位江南才子的全部气质;而北京,身为皇城数百年,又居燕赵慷慨之地,那种庸容华贵和沉静辽阔的气象,是郁达夫的成长环境所不具备的。所以,一位江南诗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抵达北京,出生地文化遭遇截然有异的寓居地文化,郁达夫的文学写作便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郁达夫从富阳三抵北京,北京就是寓居地,是让诗人在出生地文化的熏陶之外,更感受义愤、悲伤和怀恋的地方。所以,相对于从杭州富阳走出的诗人,相对于江南原乡,北京是异地, 是异乡;而距最后一次故都游历五年以后, 郁达夫就远走南洋,开始了他此生最后一段没有终点的漂泊。 这个时候,北京,又成了故国的代名词, 成了另一意义上的“原乡”。我们看到,诗人浓得化不开的爱国爱乡的家国意识,正是通过回望北京这个“原乡”得到体认和释放的:他在遥远的赤道写下《看京戏的回忆》,时间是在1941年5月,地点在新加坡。
  郁达夫生性慷慨率直,喜交各方朋友。一生朋友众多,有学友,诗友,文友;也有酒友,敌友,战友;更有更为亲密的师友,亲友,女友。他们构成了诗人不同色彩、不同质地的生活。
  郁达夫有很明确的交友意识。他一般都是瞄准目标,主动出击。面对各界名流,写信讨教,登门造访,设宴招饮,寻求支持,非常直白,非常坦率,也非常真诚。1919年他第一次赴京,赶考之余,也不忘向当时红得发紫的文学大牌胡适发信求见,虽然胡适并未表态,郁达夫与胡适后来也是“不打不相识”,但一位无名之辈能有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向文坛进军,着实也是不俗。后来以同样的方式求见周氏兄弟,成功了,并且成就为文学史、文化史上一段相得益彰的佳话。
  上午11点30分,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2.07.30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