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166讲开讲

   
  更多图片>>  
 

  2012年6月2日(周六)上午9时30分, 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中老年时报》、《津门曲坛》、《天津广播电视报》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一百六十六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天津评剧院青年团团长庄玉生主讲。
  庄玉生,天津评剧院净行演员主工铜锤花脸兼老生,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张德福最小的跨行弟子,曾荣获天津市文艺“新人月”“新秀奖”两次、全国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优秀表演奖”,被天津市文联授予“文艺新星称号”,被天津市青联授予“青联服务称号”。现为天津评剧院青年团团长。
  庄玉生在继承评剧魏派(魏荣元)传统的基础上巧妙结合京剧裘派(裘盛戎)的表演程式及唱念, 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表演风格,庄玉生嗓音洪亮,韵味浓郁,表演有气势,工架优美。主演剧目:《包公赔情》《秦香莲》《包公三勘蝴蝶梦》《斩韩信》《卖妙郎》《家有九凤》三本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
  本期讲座庄老师主要讲述了魏派创始人魏元荣的表演特点。
  魏派是评剧表演艺术家魏荣元创立的评剧艺术流派。魏荣元创始了评剧花脸行当,塑造了众多舞台形象,他根据评剧声腔结构的内在联系,采取“越调”的调门,找到了解决男声唱腔的途径,结束了数十年评剧男声唱腔发展缓慢的局面,为评剧声腔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魏派艺术粗犷奔放,节奏鲜明,还兼有婉转深沉的特点。
  魏荣元嗓音宽厚宏亮,以情代声,情感充沛,表演上朴实无华,善于从唱词表面的提示下,做深层次的联想,他讲究语言逻辑和情感的融和, 在节奏和唱腔的关系中他曾形象地比喻为“咬字、行腔、定节奏,腔似流水板似渠”。 尽管曲调千变万化,但强调节奏的主导地位。他的演唱以情带声情感充沛,低音拖腔深沉含蓄音色纯美,垛板字句清晰气量充沛,将蕴含于唱词中的深层意味完美地展示给观众。
  讲座最后,天津评剧院青年团的演员们为大家奉献了自己的得意曲段,赢得了读者们的阵阵掌声。
  上午11点30分,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2012.06.04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