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城市舞台”的天津大剧院自4月29号正式运营以来, 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大剧院共上演了17场国内外高水平的演出,接待观众10多万人次。今天(28号)我们就跟随记者陈芳走进大剧院,为您揭开这里面的神秘面纱: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文化中心,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天津大剧院,剧院的正前方是一个10万平方米的中心湖,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宛如水边的一枚“玻璃贝壳”。大剧院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三层,建筑外形简洁大方、和谐圆润。 大剧院的音乐喷泉可谓是文化中心一抹最亮丽的风景,不同颜色的水柱与世界名曲相得益彰。 市民在这里可以休息、观景,还可以观看户外音乐演出。几位市民告诉记者:“这种建筑看着就是那种气势磅礴,很大气的感觉。”“我觉得音乐广场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节奏、样式、变化跟音乐非常的合适。”“确实就是那种很大气的,为我们市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休闲场所。”
站在文化中心广场上,远远便可看到大剧院外墙上的一些指路箭头,沿着这些箭头,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各个厅的入口。走进大剧院,通透的玻璃外墙、淡雅的装修风格,以及现代化的灯光设计,让观众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轮美奂的音乐殿堂。天津大剧院由歌剧厅、音乐厅、小剧场以及多功能厅组成,座位总数达到3600个。为保证观众能够欣赏到完美的演出音质,大剧院不仅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光系统,同时在剧场的顶部还采取了浮筑楼面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降噪和减震效果。天津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副总指挥孙幼琪介绍说:“一个是舞台灯光音响的先进性,我们引进的舞台灯光音响和国家大剧院是同一个水平,技术设备设施和建声系统上,达到了先进的水平。第二是造型的优美,设计造型既体现了建设的时尚性,通过民族元素的符号,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非常大气恢宏。第三是软件系统配套十分完善,为今后五星级管理提供基础。”
在大剧院的歌剧厅记者看到,舞台设计可谓独具特色,三个‘活动舞台’可以任意平移到观众席的正前方,可以根据剧情随时切换不同的舞台场景。此外,歌剧厅的座椅也十分讲究,1600个座椅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舞台。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这1600个位子,每一排的排高都是12公分,每一个座椅和舞台的直线距离是不超过30米的,可以全貌的看到舞台上的演出。灯光系统除了有追光灯、天排灯、地排灯,以及各种舞台特技效果灯,在舞台的后方还有一个10*20的LED大屏幕,音响方面除了穹顶上的回声、收声的设置以外,能够在整个的歌剧厅里形成左中右三路的立体声模式,确保效果达到最好。”
不仅如此,大剧院音乐厅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记者看到,音乐厅的墙壁上有一架巨大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不仅用于演出,还起到了装饰作用。“梯田式”的座椅排列设计让观众可以体验到完美的视听效果。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感觉从外观上来讲,建筑气势恢宏,进到内部灯光布局色彩明亮,坐在大剧院里观看演出,感觉真是相得益彰。”
在歌剧厅和音乐厅之间是小剧场和多功能厅。观众在大剧院内不同功能区之间行走时,会经过1200米长的艺术品商业街,今后这里将为观众提供各种音乐商品。从现在到2013年的2月4号,天津大剧院将举办开幕演出季,演出期间将为观众奉献近百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天津大剧院副总经理郭维德告诉记者:“演出内容从大体来说,有交响乐、室内乐、独奏会等音乐形式,有芭蕾舞、风情舞、话剧、喜剧、朗诵会、京剧、越剧等戏曲类的节目。”
据了解,未来天津大剧院还将具备艺术普及和教育的功能,将为市民定期举办大剧院开放日、公益讲座、培训等艺术普及活动,使大剧院真正成为荟萃艺术精品、促进文化交流的“城市舞台”。
2012.05.29
(新闻来源:天津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