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滨海新区塘沽管委会了解到, 今年6月,天津市开展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塘沽将申报五个项目,现在正在做最后的申报准备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决定于今年6月开展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塘沽文化局迅速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从2009年起,塘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塘沽文化馆,专职专人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定期组织各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和各民间文化活动团队组织者,召开非遗普查推动会,推广非遗工作知识,积极提供线索和联系人,并在第一时间组织专职人员下街道、进社区,打听走访民间老艺人。
据了解,2007年,大沽龙灯被纳入天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名录。2009年,北塘丰登乐会高跷被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潮音寺民间庙会、塘沽河头落子、北塘飞钹被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进一步挖掘传统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即将逝去的民俗、表演、技能等,今年,塘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经过普查、收集、整理、立项,发掘了北塘盒子灯、渔家乐、北塘二月二领龙等非遗项目。经过进一步筛选和研究论证,决定将北塘杨北村五音武法鼓、长芦制盐技术等五个项目申报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塘沽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最后的材料准备工作。
2012.05.27
(新闻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