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城市快报与天津联合助学基金会共同发起举办的“微公益——乡村第一课”和“关注我们的乡村教师”等系列公益助学活动曾经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大家的期待与努力下,今年的“微公益”助学活动再次启动。上周末,蓟县乡村中学的200名学生乘车来到天津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参观, 亲手操作各种模型,与恐龙标本“亲密接触”,都让这些从未走出过村镇的孩子惊喜不已。
“我看到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这比在教室里死读书收获大多了!”
昨天(6日)上午8点半,两辆客车载着蓟县尤古庄镇中学的师生抵达天津科技馆。一楼的常设展厅分为“探索发现”“智慧结晶”“认识自我”“和谐发展”和“梦想天地”五个展区。“哇噻,真棒!”“啊,这是什么?”参观期间,学生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这些光学、力学的知识,平时只是从课本里学到过,今天在这里看到模型,通过亲手操作验证了很多科学知识,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尤古庄镇中学9年级女生郑爽告诉记者, 虽然毕业班功课紧张,但是能来科技馆参观她非常高兴,“我看到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第一次觉得科学知识很有趣,比在教室里死读书收获大多了!”
“城市的孩子资源很丰富, 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农村的孩子不一样, 看到他们那种渴望、惊喜的眼神,让我们特别感动。”科技馆副馆长安庆红表示,接待农村的孩子参观,让她找到了在科技馆工作的价值,“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带着场馆里的设施前往农村,让更多孩子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到科学的神奇。”
“我第一回看见‘恐龙’,得拍一张照片,带回家让我爸妈也看看。”
离开天津科技馆, 学生们又来到自然博物馆。对于即将看到的大型恐龙标本和各种各样未知的动物、植物标本, 学生们展开了各种想象。“我们学校现在也有真的标本!”这是学生们特别骄傲的一件事。 尤古庄镇中学7年级的学生张江山告诉记者,去年学校进行了改造,不仅化学、物理实验室“更新换代”,学校里也有了真的动物标本用于生物课的学习。
“这是真的吗?”“这些都是真的动物制作的?”走进自然博物馆,丰富的展品让学生们非常兴奋,时不时有人冒出这样的疑问。场馆中央的大型恐龙标本更是让学生们流连,很多学生都举起手机与恐龙合影留念,“我第一回看见‘恐龙’,得拍一张照片,带回家让我爸妈也看看。”
自然博物馆馆长董玉琴介绍,自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免费接待农村学生、贫困生和孤残儿童参观,举办的各类专题活动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能够让更多农村学生来参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我们这种社会性公益组织真正价值的体现。”
2012.05.07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