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5月5日(周六)上午9时, 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中老年时报》、《津门曲坛》、《天津广播电视报》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第一百六十二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著名相声演员杜国芝主讲。
杜国芝,自幼喜爱相声艺术,曾在丹东任相声演员,58年在河北区艺术学校向老艺人耿宝林学相声,62年拜张庆森为师,后返津从事相声演出,于70年调入天津曲艺团,与李伯祥合作。他们演出的代表作有《聊天》、《看红岩》、《大戏魔》、《如此孝顺》、《结婚前后》、《醋点灯》、《谦虚论》、《综合之最》等。他曾帮助李伯祥整理了很多节目,先后获得“天津市鲁迅文艺奖”,“中央电视台相声大赛”三等奖。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杜老师与李伯祥搭档,表演了众多不同题材的相声作品。杜国芝善于根据李伯祥的口风、神态给予适当的辅助,从不突出个人,恰如其分地使用“蹬、骗、扒、踹、迟、急、顿、挫、顶、刨、掩盖”等捧哏技巧,疏密相间,从人物性格出发,有分寸地掌握相声中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把表演推向极致。杜老师在捧哏上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除了全神贯注、疏密相间外,他能将人物个性有分寸地展开,表达爱憎情绪,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的捧哏是可遇不可求的,捧哏如果想要说好比逗哏的难,但是二者缺一不可。相声的包袱如果想使响了,铺垫抖翻缝缺一不可,这需要捧逗之间的默契程度,谁离开谁也不成。 杜国芝和李伯祥就是两位优秀的相声演员,他们配合默契, 搭档和谐,为中国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讲座最后,杜老师和一位相声爱好者共同为读者表演了传统段子《报菜名》,在赢得读者的声声赞叹的同时也彰显出杜老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相声事业的热爱之情。
上午11点整,讲座圆满落下帷幕,读者们纷纷和杜老师合影留念。
2012.05.07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