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161讲开讲

   
  更多图片>>  
 

  2012年4月28日(周六)上午9时,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非遗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第一百六十一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骆玉笙先生亲传弟子,天津曲艺团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春爱主讲。
  刘春爱,一九四九年生于天津, 一九六零年考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从当代鼓界艺术大师骆玉笙先生学习骆派京韵大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她与骆玉笙合作的双人京韵大鼓大受欢迎,每年上演百余场,久演不衰,盛况空前, 天津音像公司还出版了盒带发行。 近年来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制作了音配像,曲目有《缅怀周总理》、《韩英见娘》等。
  多年的艺术实践中, 刘春爱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艺术上日臻完善、成熟。她不仅很好地继承了骆派京韵的神韵,同时不断探索,使其演唱以情带声、情真意切、声情并茂、激情饱满,具有独特的魅力。她所演唱的《琵琶行》、《莺莺听琴》、《夜请李月华》等在曲艺大赛中多次获奖。一九九八年,刘春爱成功地举办了她的个人演唱会,并出版了四盒演唱专辑的录音带。 她还曾先后两次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一曲《剑阁闻铃》艺惊四座,使宝岛同胞亲耳聆听到骆派京韵,倍加赞赏。2000年她又获得了中国文联、中国曲协颁发的“中国曲艺牡丹奖”。
  在刘春爱眼里, 老师骆玉笙是一个传奇。在没有见到骆老之前, 她已经听闻了老师的故事,充满仰慕。在遇见之后,刘春爱走进了老师的骆派艺术, 续写着对方的艺术传奇。刘老师说, 站在舞台上唱着自己最热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不是“翻版”,而有自己的东西。过去骆派演出,演员都是从头站到尾,不调动眼神,手势也不多。她很爱看宋祖英,觉得她在舞台上的那种精神气儿特别美,戏曲表演中的一些动作也很好,于是就将这些揉入了她的表演,观众也都非常接受,觉得很有创意。
  50年来她演唱了近百段曲目,深得骆派神髓,是骆先生的得意高足。骆老师曾给她起名叫“桥梁”,意思是希望她承上启下,肩负起传承的重任。刘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在中国北方曲校任教 20 多年,先后培养了六届骆派京韵毕业生,这些青年演员都活跃在京津曲艺舞台上。
  上午11点整,讲座圆满结束,读者们纷纷和刘老师合影留念。

                                        2012.05.01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