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政府常务会上获悉,天津市近日制订五大道、解放北路等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方案,规划形成“一带十三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并通过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突出天津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彰显城市内涵。
据了解,天津市14片历史文化街区集中成片、保存完整,形成了以海河为轴、多元特色街区并存的格局,主要包括:五大道、解放北路、承德道、中心公园、劝业场、赤峰道、鞍山道、老城厢、古文化街、估衣街、一宫花园、泰安道、解放南路、海河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名人故居众多、近代史迹丰富,建筑风格多样、街道空间尺度宜人、生活气息浓郁,是天津历史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总体规划,天津市将形成“一带十三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一带”指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串接传统与现代、展示天津历史文化底蕴和都市魅力;“十三区”中的老城厢、古文化街、估衣街将展示中国传统风格的城市特色;五大道、一宫花园等其他十片历史文化街区将展现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独特风貌。
其中,海河历史文化街区将串起两岸众多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海河沿线永乐桥至刘庄桥段,总面积418.02公顷,定位以“海河”为依托,承载天津多元城市风格,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大都市魅力的文化景观走廊。根据规划,对区域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可按照整治、建议保留、拆除、必须拆除四种方式进行规划引导;区域内用地以商业、办公和居住为主,鼓励在商业项目中融入公益性公共功能;核心保护范围内鼓励品质高端的商业服务功能,限制影响海河景观品质和容易造成污染的活动;核心保护范围内各街坊新建、改建、扩建后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不得超过该街坊内现有地上建筑面积;海河水上游线将进行延伸和优化,增设津门津塔、老海关(营口道)、热电厂3处码头。
2012.03.12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