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津文化中心内有一池碧水波光潋滟。面朝美丽的湖面,自近万平方米的亲水平台拾级而上,在一片绿林的掩映中,一个开放的“城市舞台”——天津大剧院犹如水边一枚闪亮的贝壳。而大剧院内的三个演出厅——歌剧院、音乐厅、小剧场,犹如贝壳中的三枚明珠。诗意的建筑汇聚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令人生出无限绚烂的遐想。日前,本报记者前去探访,在专业人员结合实景与效果图的讲解下,揭秘蕴藏在这座神奇建筑中的舞台设备和设计亮点。
为了使观众享受全面的舞台艺术魅力,天津大剧院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系统。 谈到此处, 天津市文广局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组组长、 天津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舞台设备总监、 高级工程师于凤祥分外自豪: “歌剧院有3大特色。第一,是有100多根用于吊景的吊杆,大大提升了舞美呈现的空间。间距在20-30厘米之间,安放的密度强于一般的剧院,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根吊杆,自由地进行布景,这种设计非常实用。比如剧院建好后将迎来一个俄罗斯芭蕾舞团,他们要演出两场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天鹅湖》。因为我们吊杆多,就可以同时把两套景都挂上,一次装台就完成了两个剧目的布景,大幅提高了演出效率。第二,一般剧院的假台口是占用表演区的,而歌剧院的假台口和建筑台口结合在一起,为表演区的前端节省了空间, 并且可以根据剧目的大小需要而调整。第三,是我们拥有可吊起的LED屏幕,为很多综艺节目的演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其他剧院都是需要时临时搬进来,很不方便。”
据于凤祥介绍, 歌剧院主舞台可以升起倾斜,还有6块双层的升降台、12块车台以及车载转台和专门为芭蕾舞设计的芭蕾舞台。比如俄罗斯芭蕾舞团来演《天鹅湖》,就要用到两块可升降的乐池。这种升降乐池的设计既可以延伸舞台又能拓展观众席,一举多得。
除了能容纳1600人的歌剧院, 还有容纳1200人的音乐厅和容纳400人的小剧场。音乐厅的特点是专业化,承办交响乐和民乐的演出,整个厅的声学模型与度量达到国际最高音响标准,并拥有可升降的演出台、钢琴升降台等。而小剧场则主打变化,拥有与剧场等大的地下台仓,舞台和观众座席都是可以移动的,可以变化出多种的空间模式,甚至可以将剧场里所有的坐椅都移除,形成一个完全开阔的空间。
大剧院不仅拥有几近完美的内部舞台设备,而且在很多细节都为观众做了精心的体贴的设计。于凤祥说:“我们对观众的视线做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了围合式如山谷梯田的坐椅,观众厅座席最远点视距34.6米,保证观众在每个角度都能有最好的观赏效果,在很高的后排都觉得离舞台很近, 而座席排距0.95米则比国内一般的标准0.9米更为舒适。此外,我们还为观众设立了咖啡吧。这点很重要, 比如俄罗斯芭蕾舞团要来演出最传统的原版《天鹅湖》,要演3个半小时,中间要有两次休息,每次20分钟,观众就可以去喝咖啡,小憩一下。我相信,观众将在天津大剧院享受到最顶级的艺术体验。”
资料链接
天津大剧院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三层。包括歌剧院、音乐厅、小剧场各1个,排练厅2个。
由国际知名的德国GMP公司设计, 舞台工艺设计单位为德国昆克公司。建筑设计立意为“城市舞台”,大剧院面向湖面,利用亲水台阶创造出宽敞的公共空间, 形成开放的城市舞台, 既可供市民休憩、观景、交流,也能满足室外多功能表演的需求。歌剧厅容纳1600人,可承接国内外经典演艺剧目,满足大型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和戏曲的演出要求,并可举办大型综艺晚会以及庆典活动等。 音乐厅容纳1200人,以交响乐和民族乐演出为主,可容纳120人四管乐队和大型合唱队。小剧场容纳400人,可演出话剧、小型音乐会及时装表演,也可举行中小型会议、展览、新闻发布会、酒会、舞会等。
大剧院每年完成各类演出300场以上,其中公益性演出每周不少于1场,全年达到50场以上。
2012.03.09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