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首个以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大港教育发展史馆由“蜗居”社区迁入了设施完备的大港大剧院中并实现了扩建,新增实物展品52件。在精心布置的大港教育发展史馆中,参观者将可以欣赏到大港在各个时代曾经使用过的老教具、老教材,甚至可以欣赏到光绪年间私塾内使用的《诗经》等珍品。
在大港教育发展史馆中, 记录大港教育重要历史瞬间的大小图片依次张贴在四周的墙壁上,总数达到377幅;依墙而立的一排排深色展柜中,展示着各个时期的老教材、手写文案以及相关书籍。在展厅的中心位置的陈列桌上,则摆放着各个阶段的电教设备以及办公用品等, 发展史馆目前实物展品的数量达到了384件,相比之前增加了52件。大港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在以前的展馆中,因为面积所限,一些体积较大的教学演习教具和实验用品都摆放不下,迁入新址后弥补了这一遗憾。此外,在搬入新址后,还对实物展品和图片进行了进一步的搜集和梳理,按照四个发展阶段对展品进行了摆放,参观者从头看下来,就可以了解大港教育的历史全貌。
在大港教育史馆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展品——光绪年间大港地区私塾使用的《诗经》以及上世纪50年代大港校园内使用的中南地区地图等仍然是参观者最为关注的,它们被安置在馆中最为显眼的位置,此外,一些在电脑使用前广泛使用的老教具也受到欢迎。
2012.03.01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