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讲述“过年那些事儿”
首届“赏年画,观民俗”系列活动

    天津市民龙年过年又有好去处,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三合里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喜迎开馆的第一个传统新年,龙年春节举办“赏年画,观民俗”系列活动。
  自腊月二十三开始,博物馆展示反映百姓过年习俗年画,讲解津地过年祭灶、备年、饮食、娱乐等诸多风土人情,带领大家领略旧时民居风貌、年画张贴、厅堂摆设讲究。观众可以边看年画边听讲解,了解传统节日的民俗民风。
  春节是中国继承性最强的民俗节日,当今中国,许多传统民俗节日已经或者正在消亡,唯独过年这个民俗习惯依然顽强而热烈地存在着,年文化的内涵深远而博大。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到“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作为国家重点非遗保护单位,本次活动旨在为津门市民提供走进民俗,了解非遗传承的大好机会。博物馆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惠民作为2012年的重头戏。
  
  “大过新年”欢乐多
 
 
  
  走进博物馆大厅悬挂的长8.5米,高2.4米的巨幅年画——“大过新年”展现新春之际,家家户户过大年的喜庆场面,该幅年画是我国最大的年画作品。本次活动衬着画中“包饺子”、“放鞭炮”、“拜年”张灯结彩的热闹劲儿开始了春节的“民俗之旅”。
 
     透过年画观民俗  
 
 
 
    博物馆精选馆内珍藏的与过年风俗相关的经典年画,讲解春节习俗。
  进入腊月二十三一家人祭灶,开始忙年,那时拜灶君可是头等大事,“二十三糖瓜粘”嘱托灶君老爷上天言好事……
  年画《灶君之神》, 这是民国时期人们使用的, 下面的文字是这一年的二十四节气表。正中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双座”神像,年画的下方,正中的聚宝盆两边分别是一只公鸡和一条狗,喻意“鸡犬宁家”。
  《乡言解颐》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二十四之后到大年之前均可以贴年画,而到了腊月二十九,有俗语说,二十九,贴倒有,也就是该贴吊钱、春联了。年画《新年吉庆,大发财源》中小伙子们忙上忙下的贴春联,左侧案子上,正在往春联背面糊糨子。这一天也是备年的最后一天。
 
 



  年画《家堂》,三十晚上,合家团圆可不能忘了祖宗,肃穆的院落,显示出旧时人们深厚的宗族观念和对祖先的敬仰。为表“慎终追远”和“思时之敬”,祠堂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亮开,有影像者则要悬挂起来。相传这日晚间至初一凌晨,诸神下界考察人间善恶。因此,院内须设“天地桌”,上设王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
 
 
  年画《高跷会》,春节期间,民间各种娱乐活动不断,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踩高跷的习俗。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踩高跷者扮演着戏曲里的角色,边跳边扭边演着剧中人的相关动作,还要与观众逗乐,深受群众欢迎。“生旦净丑”齐聚画中,体现了春节时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人物众多,气势宏大,诙谐风趣,浓郁的乡土气息人情呼之欲出。
  赏年画, 观民俗, 体会浓浓的年味儿。
 
 
    
  “应时到节”有讲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八,把面发…三十儿晚上,熬一宿…”那时过年永远离不开“吃”和“玩”,鸡毛掸子、香喷喷的炖肉、小时候玩的空竹是不是能够唤起我们儿时的记忆,年画里人家红火的日子,刚出锅的饺子,带红点儿的大馒头,被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所遗忘的过年趣事,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张贴年画“学问深”
 
 
  走进博物馆的民居,看看年画到底应该怎么贴?《缸鱼》透过水缸, 预示着来年的富裕, “有余”;灶王神仙敢情也是夫妻档;连三间的民居,上房住着公公婆婆,《五伦图》告诉人们过日子莫忘了尽孝道,下房住着小两口,贴的年画更是多姿多彩,有祝愿多子多福的,有活泼喜庆的。炕边上还贴上满极富装饰性的炕围子画,小日子着实过得有滋有味。
 
    “龙年画龙”看传承  
 
  为喜迎龙年,博物馆的年画创作人员特新创作了八幅龙年题材的年画悬挂在馆内,年画传承人表演的“龙画”印制,展现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统工艺,这里设立了互动区,为观众提供了亲自印年画的机会,体验一下年画传统工艺的乐趣。游人们能够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从事着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他们从老一辈师傅们那里学到了杨柳青年画正宗的工艺技法,感受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年画情节,年青一代为传统工艺带来了新的生机。美丽的讲解员在与观众互动环节,奉上五张“福”字祝愿大家“五福临门”。
  生动的讲解,精彩的互动,游客们不出博物馆就能过个热闹的春节,充分感受中国年的喜庆与温馨,感受老天津卫的淳朴敦厚,感受传统家庭的和乐融融。
 
 

 

                                       2012.01.11
                                 (新闻来源:天津杨柳青画社 信息员:王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