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144讲)12月10日开讲
天津记忆系列讲座

 

  讲座内容:津门旧闻钩沉——孙传芳下野之后
  主讲人:何德骞(文化研究中心会员,孙中山研究会会员,历史学会会员)
  时间:2011年12月10(周六)上午9:00
  地点: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
  主办单位: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

  何德骞,1941年生于北平(今北京市),祖籍安徽,解放后移居天津。改革开放后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复修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年先后在天津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国际女子学院,师范大学等专本院校执教。教授文字训诂学、中国美术史、中国近代史、近代服饰流变、中国近代服装史等课程,受聘为教授、专家。著作有《孙传芳真传》,《五省联帅孙传芳》,《服饰与考证》,《天津十大寓公》等;参与编写大学历史教材;发表文史著述数十篇。今年五月参与编著《辛亥革命在天津》,八月参加南开大学城市形象高层论坛,九月出席天津史学界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学术研讨会。
  早年曾为天津市包装装潢研究所设计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近年先后为南开大学北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文史专家。现为文化研究中心会员,孙中山研究会会员,历史学会会员,书画研究会等会会员。
  家世与民国政界的关系:
  据家谱所载至本人是晚清何绍基之曾孙。祖父为同治、光绪年间的山西省知县、直隶州知州、署理知府、正五品,钦加三品衔。先父何毓华,字月樵,生于1883年。1905年贡生,同年入幕结识孙奂崙先生,朱礼成先生,三人换帖成为挚友。辛亥革命前孙奂崙任学部主事与谭延闿过从甚密。朱礼成与白坚武(北洋三杰李大钊、白坚武、田克书)交谊甚笃。谭、白早年即从事革命活动,尤其谭曾为国民政府主席,由于孙,朱和先父的密切关系,所以对先父的思想影响和大。
  两代均在山西游宦, 结识不少地方革命党人、立宪党人,其中虞乡县尚德(馨斋)与先父早有金兰之交。 尚便介绍南桂馨,温寿泉等山西同盟会骨干于先父相识,当年施今墨(全国四大名医之首)亦为先父挚友,(施为黄兴代表,当时外人皆不知晓),至辛亥首义成功未几,山西新军协统阎锡山及温寿泉在10月30日宣布起义阎、温分别为军政府正、副都督,因为革命形势迅猛,原来仇满汉人的知识分子包括先父等人在尚德(河南军分府秘书长)和忻州知州朱善元(先祖同寅)的劝说下,参加同盟会。
  民国成立后先父携先叔(由东北大清银行反正)居晋,从此成为晋系政治集团重要吏员。先父、先叔以世家子弟参加辛亥举义。历任晋冀两省科长、局长、县长,并在北伐战争中任第三集团军政治部(政务处)的上校科长,策反北军少将参议,省政府秘书主任直至抗战前夕致仕。 原来的革命业绩成为反动历史,遂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及至改革开放始将历史还原。成为辛亥先人,受到应有的重视。

  望广大读者届时参与。

                                        2011.11.30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