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用“毫米”雕刻精品

 

  19日上午,记者来到天津文化中心,远远望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市民广场、阳光乐园交相辉映,气度非凡, 走进中心内部,一线建设者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坚冲刺。 作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文化设施,天津文化中心将于明年“五一”前全面投入使用。
  记者首先来到博物馆五层工地,工人们正在1600平方米“未来大厅”里进行屋顶吊装。一个班组三个工人,仅十几分钟,就将一块3.2米长的铜板“镶嵌”在屋顶上。记者发现,装好的多块铜板丝丝入扣,层次分明,彰显历史的厚重感。 年轻的木工蒋明伟告诉记者:“‘未来大厅’大规模安装铜板国内没有先例,甭看一次吊装才十分钟,事前大家得准备好多天,标注尺寸精确到毫米,不能有任何安装误差。”
  旁边一位正在工作的喷漆工吸引了记者。这位来自江苏的小伙子叫徐利民,每次工作前,他都用气嘴“呼呼”对准自己头发、手套、衣裤猛吹。
  “这样吹有啥用啊?”记者问。
  “每次给铜板‘美容’前,必须先打扫干净自己,让博物馆里每一块铜板都一尘不染,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氧化。”徐利民对记者说,“这是百年大计工程,我们必须保证优质高效完成。”
  走进大剧院, 正在一层安装石材的四川石匠陈开兴师傅告诉记者, 分布在整个大剧院的几十万块洞石石材,通过四组长短、尺寸不一的石材排列,将大剧院的音乐动感特色呈现给观众。陈师傅已有十多年经验,但安装每块石材时,他仍然严格通过水平仪、线锤精确测量,安装石材时细抠精确度,每一秒都全神贯注,半天下来双脚酸麻疼痛不已。
  走进图书馆“共享大厅”,记者看到, 工人们正将一本本“书”往墙上贴。 现场施工的天津建工总承包公司项目部储粟说, 这些“书”其实是乳白色新型铝板, 总共近十万块,通过凹凸有致的铺设,营造出图书馆知识主题的特色。“为了明年‘五一’前投入使用,工人们都加班加点,最累时连续两天仅睡三小时觉。我们要给天津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1.11.20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