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三地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4日, 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了解到, 日前文化部公布的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中,新区的塘沽版画、汉沽刻字版画、大港太平镇书法绘画皆榜上有名。这个殊荣的获得,将进一步促进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
  “塘沽版画”是滨海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萌生于1958年,至今已有53年的发展历程。具有特色的创作队伍是以产业工人、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干部为主体,业余和专业相结合,专业辅导带动业余创作。版画内容呈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国内外美术界关注和肯定。汉沽版画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70年代由文化馆举办了版画技法培训班,80年代又由文化宫组织成立了“汉沽职工版画研究室”,创作了一批渔村、盐业、化工为题材的版画作品,在天津崭露头角。1994年成立了“汉沽版画刻字艺术院”,1999年又修建了“汉沽区文化活动中心”。汉沽版画注重版画语言方面的探索,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汉沽培育的一个新兴文化艺术行业,深受群众喜爱,享誉海内外。
  太平镇作为书画艺术之乡曾经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天津市第二个艺术之乡。太平镇是“津门南驿”,这里长期活动着一支农民书画创作队伍,方圆21个自然村,近百位书画爱好者在区和镇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书画作品双年展,至今已经十八届。经过多年来一代代人不断的摸索探讨,创作者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与积累中造就了对艺术的独立的思考。获得业内资深专业画家的赞叹与好评。
  据了解,为规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工作,文化部从今年开始对以往获得命名称号的地域全部重新评选,每两年开展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本次评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入选528个,天津市9个,新区入选数占全市的1/3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当地广泛开展的特色鲜明的某种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

                                         2011.11.16
                                        (新闻来源:人民网)